孩子交給后媽,還是與他親生兒子有極強競爭關系的后媽。
這樣的孩子能培養好,那才是奇跡。
孩子從小感受不到親情,性格會漸漸扭曲。
從小沒有教育好,等到他們掌握巨大權力,肯定會肆意妄為。
大明皇帝容易出奇葩,這與皇子從小教育,有著密切關系。
蘇河帶著妻子們游覽皇宮,安排各位妻子居住的宮殿。
皇宮中的建筑,這段時間重新經過修繕,看上去就充滿著活力,不再是死氣沉沉。
吳誠帶著王仲策等人,走近東華門來到文華殿的文淵閣里。
“眾位大人,這就是內閣所在地。
不遠處的那棟建筑物是武英殿,軍方的都督府的都督和總參謀長,都在這里辦公。
旁邊就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宮。
突發什么事情,可以及時找皇帝商量。”
王仲策等人來到文淵閣中,這里的布置和漢中的內閣差不多。
吳誠高興的說道:“這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籌備登基大典。
我不是禮部的官員,對于登基大典籌備的磕磕絆絆。
連我的本職工作,都放下很多。
現在登基大典的工作,我就和內閣做交接。”
吳誠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順天府知府。
內閣和禮部的官員都來到京城,他肯定沒有辦法繼續主持登基大典。
還不如早點把這個工作都交出來。
他主動交出來,面子和里子都好看。
王仲策微笑著點頭吩咐道:“吳知府已經準備這么長時間,對登基大典都非常熟悉。
登基大典由內閣牽頭,禮部負責主辦,吳知府在一旁協助。”
王仲策作出安排,登基大典肯定要交給禮部。
但吳誠也有苦勞,已經快準備好,肯定要分一些功勞給他。
王仲策看向禮部尚書宋康年:“宋尚書,禮部剛到京城,能正常運轉起來,完善登基大典嗎”
宋康年立刻保證道:“請王首相放心,登基大典交給我們禮部,絕對能完美的運行。
我們禮部對這種典禮最為熟悉。
我帶來的禮部官員,很多都是籌備過王上稱王大典的官員。
王上也不喜歡這些典禮的禮節太繁復。
這更減輕了,登基大典籌備的難度。”
王仲策聞言點點頭,讓禮部盡快工作。
禮部首要工作是籌備登基大典,次要工作是籌備恩科。
內閣來到京城,國家各個衙門開始正常運轉,處理這段時間積壓的事情。
王仲策讓鄭子良通報,他要面見秦王蘇河。
在來時的路上,內閣已經篩選好,各個府縣的主要官員。
內閣也提出一些政績突出的官員,作為各省巡撫的備選,給秦王蘇河選擇。
李鳳鳴在齊剛毅的引領下,他來到皇宮中的武英殿,這里是軍隊的指揮中樞。
齊剛毅介紹道:“都督府、總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還有我們青龍衛等衙門的辦公地點。
都在承天門外原先的五軍都督府所在地。
武英殿這里,是我們這些軍方高層值班的地方。
王上遇到突發情況或重大問題,會在乾清宮召開御前會議,文武兩方派遣官員參加,商議國家大事。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大部分國家遇到的問題,在御前會議就能解決。”
李鳳鳴一路走過來,他也聽著齊剛毅講述這段時間京城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