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重語氣說道:“我們就談一談皇位傳承。”
蘇河這句話一開口,所有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集中過來。
皇位的繼承方式,是國家最重要的一項制度,這關乎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從漢朝獨尊儒術以來,歷朝歷代的皇位繼承,基本采用嫡長子繼承制。
這是儒家的禮制,它有一定的優點,但缺點也很多。
昏君迭出,甚至出現何不食肉糜這等昏君,都是這個制度的錯。
有的人就不適合當皇帝。
宋徽宗趙佶,他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唐后主李煜,他是一個優秀的詞人,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大華王朝皇位繼承制,不再是嫡長子繼承制。
真讓昏庸的人繼承,他也會被議會罷免。
首相一步步從府縣走到內閣,治國理政手段差的人,都被這個機制篩選下去。
皇子想要成為皇太子,也要經過一定的篩選機制。
最優秀的皇子,才能成為皇太子,做為國家的儲君。”
自古皇位的選拔,基本就是立嫡和立賢兩條路線。
蘇河選擇立賢這條路線。
這會造成皇子之間的廝殺,但不會出現手足相殘。
因為這么做的皇子,就會提前出局。
就向養蠱一般,經過廝殺,最終獲得勝利的皇子。
他的能力,肯定要比嫡長子繼承制的那種皇子出色。
皇子間為了皇位廝殺,世家大族肯定會押注。
他們壓住失敗,會受到新皇的清算。
這樣大華也很難出現,長勝不衰的世家大族,掌控王朝。
皇位繼承這件事,沒有大臣出來反對,也沒有大臣給出相應的建議。
這種事情由秦王蘇河一言而決,大臣們都會明哲保身,不僭越。
真的參與到皇子繼承這個旋渦中,哪怕是再強的大臣,也很可能會粉身碎骨。
只是乾清宮之中,兩名外戚的表情有些差異。
王仲策眼神閃爍,他最希望秦王蘇河采用嫡長子繼承制。
這樣他妹妹的兒子蘇蜀,肯定是下一任皇帝,他們王家能長勝不衰。
李大壯露出開心的表情,秦王蘇河定下的這種皇位繼承制。
他妹妹的兒子蘇雷也能爭一爭。
有爭一爭的希望,總比之前沒有競爭機會的好。
“大明滅亡的重要一個原因,那就是財政破產。
財政破產除了士紳的稅收不上來,商稅也收不上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大明養宗室的錢,支出實在是太大。
建國初期,宗室的人口少,支出的錢款還不多。
等到王朝中后期,宗室的人口太多,已經超出朝廷的承受能力。
新朝建立之后,除了皇室之外。
所有宗室都不需要朝廷供養。
宗人府用他們旗下的公司收益做保證。
在每一名宗室沒有成年時,給予他們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供應他們上學。
成年之后,給予一筆成親用的禮金。
不再給予任何優待。
宗室自謀出路,他們能正常參加科考和允許經商。”
蘇河絕不會讓宗室拖累朝廷。
在冊的宗室,只需要保證他們餓不死,不用保證他們奢華的生活。
這些人憑借自己的能力生存,能力強的人,會過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