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良給眾人資料的同時,他交代道:“我們通政司對于衙門之間的文書,有不同的定義,各位之后別弄錯了。
皇帝下發的文書叫圣旨,各衙門下發的文書叫公文,衙門之間協調的文書叫公函。
這幾個弄錯也沒事,通政司會有專人整理。
通過特殊渠道,給皇帝的文書是奏折,這個需要保密,我們通政司不會拆開。
正常給皇帝提建議和匯報事情,叫奏書。
奏書完全公開,很多人都能查看。
現在宣讀圣旨,由我們通政司負責。
圣旨一式三份,皇宮中保存一份,通政司保存一份,接旨的衙門或個人保存一份。”
鄭子良只是簡單的介紹,對于這些人他可不敢啰嗦。
蘇熊等人拿著功勛詳細上發標準單,走出通政司。
李大壯簡單翻看,絕望的說道:“爵位晉升,真是太難了。
國公晉升親王,立功要求太高,一般人都做不到。
文職必須要做出利國利民,影響深遠的大事。
咱們軍官,需要指揮數萬人的大型戰爭,并取得勝利。
最簡單的功勛,就是對外擴張,占領敵軍的土地。
每次還只加一點點功勛,晉升親王要攢好久。
一般的功勛,對于晉升親王根本無效。
比如掃平叛亂,立下這種功勛,只對伯爵以下爵位的晉升有效。”
蘇熊點頭說道:“這樣規定才合理,一些沒有本事的人。
積累大量的低級功勛,就能獲得親王爵位。
真這樣安排,咱們也不同意。
王上講了一個故事,在遙遠的印度地區。
那里的老鼠成災,當地的國王想要抓老鼠,一個老鼠尾巴二百枚銅錢。
從這個規矩定下開始,那里的鼠災,再也沒有平息過。
最后有賢者調查才發現,很多人為了二百枚銅錢,私下里養老鼠。
這個故事的道理,講得很清楚。
不對平叛的功勛作出限定,你信不信,有些喪心病狂的人。
他們會養寇自重,到時候各地的匪患,怎么剿都剿不滅。”
李大壯也聽到過這個故事,他只是第一時間沒想到這個方向。
“王上很快就舉行登基大典,希望我能成為國公。
到時候我把建奴消滅,立下的功勛應該能封為親王。”
在一旁的蘇虎,聽到李大壯這么說。
他立刻說道:“這個功勞我也想獲得,到時候就看各自的本領。”
蘇熊看著兩人直接彌漫的火藥味兒。
他特別告戒道:“相互之間競爭可以,你們可別相互使絆子。
傷害友軍或是故意不支援。
戰爭贏了,那可是會降爵。
戰爭輸了,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流放。”
蘇鷹插嘴道:“放心,他們可沒有機會這么做。
各軍之中主管軍法的副軍長,他們平時不管事。
但到這個時候,絕不會袖手旁觀。”
蘇虎和李大壯幾乎同時說道:“大家放心,我不會這么做。”
蘇熊豪氣的說道:“今天我做東,我們一起去酒樓喝酒吃肉。
大家好不容易聚上一聚,等到王上登基大典結束。
我們任職各方,很難再有團聚的機會。”
蘇熊帶著眾人,去往京城最好的酒樓。
他經過簡單的估算,唯一的親王,那就是自己。,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