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認為,官府之中的些許小事,在六部和內閣就能處理。
突發大事,也能及時舉辦大朝會。
每七天一次大朝會,可以讓官員有更加充足的準備時間。”
大朝會上討論不出具體問題,大部分時候,都是眾多利益集團相互攻訐。
國之大事,在御前會議,就能確定下來。
蘇河認為在沒有重大突發事件的時候,大朝會間隔七天比較合適。
明朝萬歷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大明在當時也沒有崩潰,只是埋下了崩潰的禍根。
蘇河示意王仲策繼續說下去。
王仲策看著文武百官,繼續說道:“我朝實行的稅政,總結就是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
任何人和公司都不具有免稅的權利,全部都要交稅。
皇室和官府經營企業,也需要交稅。
對于農業方面的稅收,全面取消人頭稅,取消所有攤派和雜稅,所有農稅都合并到田稅之中。
對于農民,今后只收一種稅,那就是田稅。”
王仲策這個稅收制度說出來,在場的官員都露出驚訝神色。
人頭稅那可是實行數千年的稅收。
每年都能為朝廷,帶來數量龐大的收入。
陛下起兵時,在西北和四川沒有收人頭稅。
那是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
現在國家已經統一,竟然取消掉了人頭稅,這實在太令人驚訝。
攤派和雜稅,這是當地官吏欺壓農民,極為有效的辦法。
有些地方攤派和雜稅,比朝廷收的田稅都多。
但沒有官員反駁稅政。
現在稅收不歸地方官服管,也不歸內閣和六部管轄。
稅收全權由稅務總局負責。
官員們每年只是向陛下要錢。
蘇河看著這個政策,在朝堂上平穩過去,他都有些意外,竟然沒有官員反對。
人頭稅這個古老的稅種。
他從向百姓收稅的時候,就沒有收過人頭稅。
收取人頭稅,不利于人口的增長。
民間流行的溺嬰風氣,就與人頭稅密切相關。
養活一個男嬰,男嬰在十二三歲后,就能成為一個勞力,他所帶來的效益,足夠抵消人頭稅。
女嬰需要交稅,卻沒辦法為家庭勞力。
這導致民間開始大量溺死女嬰。
取消人頭稅,再配合鄉公所的福利院。
大華王朝的人口,將會迎來爆發性增長。
之前只是實質性取消人頭稅,但一直沒有對外正式公布。
這次借著頒布新政的機會,從制度上徹底取消人頭稅。
同時規定田稅統一,之后再有官吏向百姓收取其他稅,那就是貪贓枉法。
只收一種稅,非常容易辨別,百姓也能第一時間看清楚。
王仲策繼續說著新朝的新政策。
“今年和明年十月十日科舉日,將會舉行恩科。
禮部立刻開始籌備恩科,并把這件事情昭告天下。”
禮部尚書宋康年,立刻站了出來,自信的說道:
“禮部已經準備好。
禮部早就準備科舉,已經梳理好京城的貢院等科舉衙門。
并按照陛下的科舉新政,進行相應改變,考官出完題后,禮部隨時可以開展科舉。”
皇極殿中的官員們,他們聽到舉行恩科,立刻準備讓自己的親朋故舊參與。
大華王朝的恩科和正常科舉流程相同,只有兩點差異。
第一點差異,就是恩科增加了進士的錄取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