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就成為后金手中的傀儡。
后金最終取得勝利,朝鮮會直接被后金吞并,我們李家不會有好下場。
大華王朝擊敗后金,占據朝鮮。
他們為了清算支持后金的朝鮮,我們李家也不會有好下場。”
李淏神色大變,冷汗都出了一身,連忙詢問道:“父王,你這么說,我們朝鮮已經沒有好下場了。”
李倧苦笑道:“我所說的結局,這是昭顯世子清君側成功,是我們朝鮮完全倒向后金勢力。
我們作為一個小國,在這種兩雄爭霸的時候。
絕不能把所有籌碼,全部壓到某一個勢力上。
狡兔三窟,作為一個國家,更需要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李淏,我準備派你去大華王朝的京城求援。
我們朝鮮兩面下注,昭顯世子下注后金勢力,你去下注大華王朝。
這樣無論是哪一方勝利,我們李家都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更何況現在大華王朝的勝率更高一些。
我們必須要派出身份足夠的人投奔大華。”
李淏聽到父王這么說,他就明白自己的定位。
自己需要前往大華王朝,像取代大明的大華求援。
大華王朝取代大明王朝,朝鮮作為大明王朝的藩屬國,主動投入大華王朝的懷抱。
這種萬邦來朝的局面,中原王朝的皇帝,一向是非常喜歡。
李淏感覺只憑借鳳林大君這個身份,沒辦法讓大華皇帝看中。
他立刻跪下請求道:“父王,我只作為一名王子,人微言輕。
現在還不知道大華王朝的皇帝,對我們朝鮮的態度如何。
兒臣請求父王封我為朝鮮國君。
兒臣以朝鮮國君的身份向大華王朝求援,這才能有更大的機會,求來天朝的大軍。
天朝大軍擊敗后金之后,朝鮮還由我來統治。”
李倧剛聽完李淏這個說法,他眼底閃過一絲殺氣。
李淏也要謀求朝鮮國君的地位。
他隨后思考李淏的話,覺得這個方法,確實更好一些。
亡國的國君親自去宗主國求援,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
“李淏,父王答應你這個請求,儀式一切從簡,父王這就召集兩班重臣,宣布傳位詔令。”
李倧說到做到,他立刻通知兩班重臣。
宣布把朝鮮國君傳位給次子李淏。
兩班重臣,都以為李倧學習宋徽宗。
在城破之時,把國君的位置傳給自己兒子,以保全自己的名聲。
但國君李淏接下來的做法,驚呆了兩班重臣。
朝鮮第十七代國君李淏宣布親自去大華王朝,請求大華王朝皇帝的冊封。
在朝臣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朝鮮國君李淏帶著幾位親信大臣,乘坐船只前往大華王朝的京城。
太上皇李倧繼續主持朝鮮的政務。
多爾袞帶兵打到平壤城下。
太上皇李倧知道平壤根本守不住,直接打開平壤的城門,向清君側的八旗大軍投降。,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