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奇立刻單膝跪道:“大王,末將一定盡量保留朝鮮新軍的元氣。”
朝鮮國君李淏聽到李世奇的話。
他滿意的點點頭,李將軍已經聽明白,他的話外之音。
算上后勤部隊,總兵力高達十三萬的大軍開始行動。
戰場本來就緊張的態勢,變得越發緊張起來。
大華聯軍和八旗兵都做好準備,戰爭一觸即發。
第七軍指揮營帳內,參謀長段瑞德看到前線發來的消息。
他哈哈大笑道:“好,這真是太好了。
我們大軍出動,直接把建奴的八旗兵和朝鮮八旗,大部分兵力都引出來了。
這次我們要來個明攻平壤,暗渡仁川。
我們在這里吸引八旗兵的注意力。
不斷壓縮八旗的生存空間。
真正的殺手锏,那是崔秀珠的第三師。
根據預計的安排,第三師應該已經在朝鮮南方登陸。
希望第三師能配合好海軍行動,不要出現什么意外。
第三師拿下漢城,截斷建奴的退路。”
祝師潘宏才指著地圖上的幾個地點說道:
“北方艦隊俘虜了一艘荷蘭人的商船,再加上細作的調查。
我們得到消息,多爾袞從西方的荷蘭商人那里,購買了紅夷大炮和鑄炮的技術。
建奴又在朝鮮,訓練朝鮮八旗,壯大自身。
我們絕對不能等建奴準備好了,再向他們進攻。
這樣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現在這個時間剛剛好,天氣沒有完全變冷,有利于我軍作戰。
建奴的朝鮮八旗剛組建,戰斗力不強。
建奴學會的鑄炮技術,是耗時很長的泥膜鑄炮技術。
建奴把資源都投入到朝鮮八旗和泥膜鑄炮技術,他們卻沒有等到收獲期。
朝鮮新軍經過我們半個月的訓練,他們能保證一定的紀律,但戰斗力很弱。
我們也不能把朝鮮新軍,變成一支強軍,以防他們尾大不掉。”
曹國公李大壯看向潘宏才,說道:“老潘,你親自走一趟。
告訴譚方圓和莊仁義,這場仗先慢著打。
不要太著急,主要目的是托住建奴的兵力,給崔秀珠他們創造進攻的機會。
朝鮮是狹長的半島,我們把半島南端和北端堵住。
建奴就是甕中之鱉,他們再也沒有機會掙脫我們的包圍網。”
潘宏才點點頭,他整理好資料,前往前線督戰。
龐大的船隊從圖們江口出發,挨著朝鮮海岸線前進。
張晚楓站在霍去病號戰列艦的甲板上。
他之前聽說東海艦隊打下倭國,立下極大的功勛。
張晚楓非常羨慕,同屬于三大艦隊總督之一。
他的北方艦隊立功機會很少。
張晚楓之前選擇勤加訓練軍隊,這次終于讓他等到立功的機會。
建奴逃往朝鮮,大華發動朝鮮戰爭。
朝鮮國君李淏大借款,借出來數額龐大的軍費。
朝鮮國君李淏雇用大華軍隊作戰。
具體的軍費分配,那要看各軍參與的情況。
海軍部長李青木為了給海軍爭奪一筆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