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笑著說道:“蜀兒,放心說吧
哪怕周老師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父皇也不以言論治罪。
父皇一向廣開言路,從不以言論隨意懲罰一個人。”
蘇河從不以言論治罪,官員和百姓說出一些過格的話,也不會以這個理由治罪。
很多人只是發發牢騷,他們根本沒有行動力。
蘇河又不是異族統治,不需要通過血腥鎮壓的方式,維持皇帝的權威。
田文恒這種治國政策,明顯與蘇河相沖突的人,他也不是以言論治罪,他都給田文恒一個機會。
田文恒真有本事脫穎而出,蘇河也會用其才。
蘇蜀聽到父皇的保證,他這才說出自己糾結的原因。
“父皇,皇家小學的歷史老師周元讓,他給我們講述歷史課時,經常結合時政和歷史。
他非常認同過秦論的一句話,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周老師今天提到朝廷的新政策,說朝廷要恢復奴隸制。
他認為這個政策,那是亡國之兆。
戰國時期,法家變法就是讓奴隸制變成封建制。
把國人和野人的奴隸制,轉變成耕戰體制,讓奴隸轉變為百姓,開荒了大量的良田。
春秋時期數百個國家,最終只剩下制度完成轉變的戰國七雄,封建制度最完善,變法最徹底的秦國統一天下。
周老師說,朝廷現在這么做,那完全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今日能把外邦的人變成奴隸,明日就能把本國的百姓變成奴隸。”
蘇河看著一臉緊張的蘇蜀,他語氣柔和的詢問道:“周老師講的這些知識,你都明白他的意思嗎”
蘇蜀小臉緊繃,說道:“父皇,兒臣似懂非懂,但兒臣覺得,不能把百姓當成奴隸。”
蘇河聽到蘇蜀這句話,他開心的抱起蘇蜀,讓他坐在自己的大腿上。
蘇河看著他說道:“蜀兒,你能認清楚這一點,父皇很開心。”
蘇河看著蘇蜀的表現,他兒子不需要是千古明君,只要成為一個守成之主,不是昏君即可。
只要蘇蜀記得今天的這句話,他就很難成為一名昏君。
“蜀兒,你這句話說的很好,百姓是大華王朝的基石,要把他們當成人,而不是奴隸。
但你同時要記住,統治者可以有愛心,但不能有圣母心。
對于本國的百姓,我們要盡力呵護,保護他們的利益。
外國人,不用把他們當人,只需要把他們當做推動大華前進的燃料。
我們只能拯救自己的國民,外國人需要他們自己的君主拯救。
你也要記住這些奴隸的下場,他們本身沒有錯,唯一的錯誤就是弱小。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至理名言。”
蘇河想到前世,華夏百姓像豬崽兒一樣被販賣,米國的每一寸鐵軌,底下都有華工的血肉。
大量的華工倒在鐵軌下,都沒有看到工程竣工。
僅剩的華工,最后等來的不是工錢,而是米國資本家的子彈。
蘇河發展大華王朝的國力,就是為了增強國力,能保護自己國家的百姓,防止他們再面臨這個下場。
蘇蜀緊繃著小臉,認真的點點頭道:“父皇,兒臣有些明白了,不能讓國內的百姓當奴隸。
但某些地方又需要使用奴隸,只能讓其他人變成奴隸。
父皇,今天的事情,您不要怪罪周老師。”
蘇河揉了揉蘇蜀的腦袋說道:“蜀兒放心,父皇不會這么做。
沒有一個學說是完全正確的學說。
我們不能偏聽偏信,把一個學說奉為至理名言。
要允許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