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勢胡作非為。
微臣用考成法,把這些官員剔除官場。”
蘇河聽著王仲策講述考成法。
適合大華制度的考成法,這已經是第五版。
前面四個版本,蘇河指出問題所在,讓王仲策重新修改。
現在這個考成法,它是蘇河比較滿意的版本。
考成法的考核標準不宜定得太高。
考核標準定的太高,大部分人都完不成。
到時候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
考成法就沒有了公信力,中樞官員帶頭違法,考成法就變成一紙空文。
現在的考成法,七成的人認真工作,都能完成相關考核任務。
還有一成半官員,拼盡全力完成,偶爾也會取得一個良。
最后剩下的一成半官員,那就是需要被淘汰的官員。
大華周邊還有一些戰事,核心地區已經漸漸穩定,官場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每年都會有一百五十名進士進入官場。
大華的官員普遍年輕,朝廷等不及這些人老去,再由新人接替他們的位置。
大華必須要執行末位淘汰制,讓不合格的老人為新人讓開位置。
大華進入高速擴張期,邊疆地區也需要大量官員治理。
哪怕是邊疆地區升官更快,那種苦寒地帶,很多官員也不愿意去。
考成法淘汰下來的官員,可以治理邊疆地區。
蘇河命令道:“通政使鄭子良,你把考成法的詳細條款,在朝堂上讀出來。
今天大朝會,朕與眾為愛卿討論考成法。”
通政使鄭子良,從首相王仲策手中接過考成法。
他聲音洪亮,詳細宣讀每一個條款。
考成法分為地方和中樞兩個部分。
中樞的考成法比較完善,地方的考成法,只有大致框架。
今后由地方巡撫衙門,根據地方的情況,針對地方各個衙門,編寫相關的考成法。
大部分官員聽著考成法的條款。
他們自認為能完成考成法,但心里很不舒服。
他們本來可以隨而為,有油水的事情大家搶著干,沒有水的事情推脫不干。
考成法正式頒布,這種混日子的情況一去不復返。
考成法就是限制官員的枷鎖,完不成考核任務,那就會被貶官。
很多官員心中都不滿意,他們不喜歡被人強制安排做一些事。
但他們看著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蘇河,還有站在文官首位的首相王仲策。
皇帝和內閣達成一致意見,考成法已經成為定局。
內閣官員和六部尚書,他們參與御前會議,已經明白皇帝蘇河的態度。
皇帝蘇河整頓吏治的態度極為堅決。
他們這些人如果堅決反對考成法,也不可能阻止考成法實施。
自己還要被外派到地方為官,這等于他們被貶出中樞。
一些地位較低的官員,經過數年的磨合,他們已經知道皇帝蘇河的脾氣。
他們找到考成法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提出相關建議。
無法提出有效建議,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會觸怒皇帝蘇河。
官員們之前無法改變一些政策,他們有自己的抗爭手段。
他們經常用的手段,就是通過不配合的方式,想要給皇帝蘇河造成阻力。
考成法的出現,連這種不配合的手段,都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