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金礦,已經探明的儲量,就超過國內最大的金礦。
南洋總督府都坐不住,害怕這座金礦不歸屬他們,準備在消息沒有泄露之前,拿下金礦的開采權。
大華真實的金礦儲量很多,只不過它們都深埋地下,現在的技術根本開采不出來。
山東和福建就是盛產金礦的地方。
大部分金礦品相不太好,把金礦冶煉成金子,需要花費的成本太高。
這些金礦在技術沒有取得進步之前,只能暫緩開采。
大華金子的短缺,也讓金幣數量發行很低,現在流通的主要貨幣,主要以銀幣為主。
蘇河知道隨著歐洲大航海的進展,美洲大量的白銀被開采出來。
以黃金計價,白銀的價格快速下跌。
如果大華那時還在以白銀計價,就等于大華全民的財富。被西方國家洗劫。
全世界白銀儲量豐富,黃金卻相對稀少,黃金最保值。
大量的白銀進入到市場,必然會導致白銀價格血崩。
這是經濟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
哪怕是白銀礦掌握在大華手中,白銀暴跌的情況也不可避免。
蘇河明知道這個規律是客觀規律,他早就想好了解決辦法。
他一直關注金幣的情況,在發行貨幣之初,選擇金幣、銀幣、銅幣一起發行。
解決辦法很簡單,銀本位向金本位過度。
在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時代,只要使用黃金作為本位貨幣,衡量全國的資產。
那就不會因為白銀貶值,導致國家財富縮水。
大華經濟體系真正過渡到金本位,朝廷必須掌握大量的金子。
開采技術需求相對較低,黃金儲量豐富的地區。
蘇河記得南洋、美洲、非洲這三個地方盛產黃金。
海軍攻下南洋,他就派探礦隊尋找黃金。
探礦隊沒有找到大規模金礦,反而被開荒的村民找到。
蘇河看著王啟年,他夸獎道:“這件事情,王知縣你做得非常不錯。
金礦的開采權,朕會交代戶部,按照你們調查的規模,賣給南洋總督府。”
王啟元激動地鞠躬致謝道:“謝陛下成全。”
蘇河笑著說道:“有了這個金礦,朝廷就不用再向南洋地區投資一文錢。
你們自給自足,就能快速建設好南洋地區。
這就當是南洋為朝廷大量糧食的獎勵。”
金礦交給哪家公司開采,那都是肉爛在鍋里。
在大華境內,黃金不是錢,他沒有辦法正常交易。
必須要到銀行換成金幣,才能正常流通交易。
南洋總督府下屬的官辦企業,它是地方官府管理的公司。
這不是獎勵給私人,地方官府旗下的公司,盈利收入必須用于發展當地。
都察院、稅務局等相關衙門,對這些公司審查非常嚴苛。
特別是黃金開采公司,這種重點公司,有人想要貪污極難。
朝廷已經通過收稅和售賣開采證,收上來金礦的大半收益。
有了這個金礦額外的收益,蘇河也不用再壓制軍方,大華王朝可以大規模向外擴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