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元再次告辭離開,他在總督府各個衙門,辦理好縣衙搬遷的手續。
他立刻乘坐船回到縣衙,動員全縣官員,進行搬遷工作。
新縣衙緊挨著金礦,這意味著前途無限,油水豐厚。
縣衙所有官員齊心協力,快速完成搬遷工作。
4336年公元1639年,五月十五日。
王啟元看著新縣衙和外面人潮如織的景象,他露出了笑容。
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是聯排的磚瓦房。
這是河西村,之前民兵居住的地方。
新的縣衙正在建設之中。
河西村的外面,已經鋪好了一條水泥路。
河西村位于金礦和碼頭之間,是最佳的中轉地方。
王啟元走出縣衙,他帶著縣中的官員,準備參加金礦的剪彩儀式。
金礦所有手續已經辦妥,南洋總督府同稅務局、銀行這兩個衙門交流好。
這座巨大的金礦,可以正式開采金礦。
他看著油光滿面的吳正,河西村因為附近的金礦,這座小村莊迎來了巨大變化。
“吳村長,我看到外面的村民,已經把水田用土填上。
你們村從今以后,不準備種地了嗎”
吳正村莊激動的說道:“王大人,縣衙搬遷到我們村,我們今后就是城里人。
哪有城里人,還繼續種地的道理。
隨著這座金礦的出現,圍繞這座金礦,建立了大量的工廠。
很多工廠選擇在河西村建廠,他們就近招工。
別說村里的青壯,哪怕是五十多歲的老頭,都找到一個看大門的工作。
還有一些心是活絡的人,他們準備做一些小生意。
現在干什么生意,那都比種地掙錢。
現在村中,已經沒有人去種地。”
王啟元只是例行詢問,他知道隨著縣衙搬遷,河西村成為縣中心。
這些耕地早晚都會被推平,變成居民的房屋和工廠。
他沒想到,這件事不用官府的督促,百姓自己就因為利益,放棄種田。
他之前還擔心,這些為了土地移民過來的流民,不愿意放棄手中的田地。
他們思想轉變得很快,利益真能打動人心。
王啟元一行人乘坐馬車,趕往金礦。
他們出門還晴空萬里,走在半路上,天空就下起了瓢潑大雨,不斷有雨點打到馬車上。
馬車在水泥路上快速行駛,不用擔心下雨。
南洋這里的天氣多變,進入到雨季之后,幾乎每天都在下雨。
王啟元和縣衙主要官員,來到金礦。
他們穿著雨衣,走在暴雨之中。
南洋金礦總經理趙寶金,帶人在金礦的門房中等待。
王啟元來到金礦,趙寶金立刻派人,把王啟元一行人迎到門房。
王啟元作為地方官,要與金礦經常打交道,保持比較好的關系,今后工作能更輕松一些。
趙寶金和王啟元寒暄幾句。
王啟元從中了解到,金礦吸納了河西村的民兵。
魯光明已經成為金礦護礦隊的隊長,負責金礦的安全工作。
他們正在熱烈的聊天,就聽到一陣陣馬蹄聲,從暴雨之中傳來。
武弘義帶著南洋總督府的官員,親來給金礦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