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策經過多次修改,不再選派尋常百姓,去擔當真正的匪徒。
一個良善的百姓在土匪窩生存太久,也會變成匪性深重的人。
王仲策選擇小步快走的方式,先期進行試驗,選用一個特殊的人群囚犯。
這些人在朝廷的內部代號是刑徒軍。
蘇河翻看著王仲策的理由。
重刑犯在監獄之中,接受著相對嚴苛的管理。
這些人已經變得服從團隊管理,軍隊最重要的就是紀律,他們已經滿足。
刑徒軍主要以百人規模的小規模作戰團隊為主,紀律性更加重要。
選取重型犯成立刑徒軍,這是對于他們的處罰。
這些該死的人,真的死在大草原上,誰都不會心痛。
隨著異族奴隸的引入,重刑犯的勞改強度降低很多。
他們在較為安全的工程勞改,這也起不到處罰的作用。
王仲策決定廢物利用,用囚犯驗證他這個計策是否能成功。
刑徒軍都是比較兇狠的人,戰斗能力也比較出色,不用前期長時間的訓練。
朝廷也不害怕他們被放出去之后,一跑了之。
刑徒軍的選擇,朝廷會進行相關審核,都是選取在國內有牽扯的人。
辦好朝廷吩咐的事,有機會洗白自己,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脫離刑徒軍逃跑,他們在國內的親人就會受到處罰。
只要不是天生心性薄涼之人,這些人都知道怎么選。
朝廷掌握的籌碼太多,拿出一點點就能讓這些人拼命爭搶。
即使有少量逃跑的人,他也會變成其他人的功績。
蘇河看著王仲策提出的政策,這個政策較為完善,他立刻批準實施。
今后的蒙古地區,有屯田軍和刑徒軍一明一暗,鎮壓當地的游牧部落。
只要用幾十年時間,就能徹底消滅不臣服朝廷的游牧部落。
蘇熊在軍方大牢之中,會見軍中重犯王鐵石。
他作為一名騎兵師的團長,在朝鮮與建奴作戰,沖的太快脫離大部隊,被建奴俘虜。
王鐵石在建奴勸降時,因為怕死,沒有選擇英勇就義,而是向建奴投降。
大華皇家陸軍在李大壯的帶領下,短時間內就攻破多爾袞的防守。
軍方很快就抓捕王鐵石,他本來要被槍斃。
大華朝廷一直秉持著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
但對于一些立功的人,在可死可不死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判處死刑。
王鐵石被判處高達五千年的有期徒刑,基本一輩子都別想在大牢中出來。
蘇熊看著王鐵石,這是他在大牢犯重罪的軍人之中,挑選出合適的人。
王鐵石騎兵出身,擅長在草原上作戰。
他背后又有一大家子人,牽扯非常多,基本不可能叛變。
蘇熊冷聲說道:“王鐵石,本都督準備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你現在還能帶兵打仗嗎”
王鐵石看到蘇熊到來,他開始極為恐慌。
他認出蘇熊是誰,還以為朝廷改變主意,準備處死他。
王鐵石天不怕地不怕,唯一的弱點就是怕死。
他想到自己即將死亡,臉色嚇得蒼白。
王鐵石聽到蘇熊的話,他雙腿一軟,立刻給蘇熊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