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確鑿,調查貪官污吏。
臣想沒有哪個官員,會與這些人共情。”
蘇河聽明白李志升的建議,只查有證據的舉報信。
他現在怒氣已經減弱一些,理智占據了上風。
蘇河仔細思考李志升的意見,這確實有可取之處。
他的目的是威懾這些文官,禁止他們因為黨爭誤國誤民。
他也不想把官場弄得一團亂,那會極大損傷朝廷的威信,百姓也會承擔,惡果還會讓百姓承擔。
蘇河重新坐回龍椅上,他開口說道:“李愛卿這個建議不錯,朕也不準備用酷吏治國。
舉報信肯定要經過三法司詳細的挑選。
三法司會先進行明察暗訪,舉報信屬實,才會處理相關的人員。”
皇帝蘇河這句話說完,很多官員都松了一口氣。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顯,這項政策主要是震懾官員,而不是掀起大桉,讓官員們互相檢舉揭發,誰都得不到善終。
重現大明洪武朝的景象,官員帶著刑具審判其他官員。
皇帝陛下真想要這么干,他們也沒有辦法阻攔。
蘇河看到這些官員的表現,他再次開口說道:“現在電報線路已經逐漸架設到各個地區。
朕允許全國七品以上的官員,通過密電的方式,向朕彈劾不法的官員。”
皇極殿里面的官員聽到皇帝蘇河頒布這個政策,他們表情比剛才更加惶恐。
剛才的政策,屬于匿名舉報。
匿名舉報的可信度不高,三法司也需要大量的官員,審查匿名舉報信。
只要皇帝陛下不擴大規模,想要清洗官場所有人,大部分人都能安穩度過。
皇帝剛剛頒布的這個政策,卻是讓官員實名彈劾。
最了解某個官員不法情況的人,除了他的同伙,就是他的敵人。
這個政策一出,肯定會有大量的官員被彈劾。
很多人心中都很慌亂,回想著自己有沒有得罪人。
大華王朝在之前,只有三品以上大員,能直接通過通政司上疏朝廷,彈劾某位官員。
現在隨著電報網架設,各地交流便捷。
皇帝把彈劾的門檻,降低到七品官。
這等于除了一些基層的吏員,官場上絕大部分官員,都有了彈劾的權力。
他彈劾的內容,可以直接通過電報網傳遞到皇宮。
這可是直達天聽的彈劾手段。
之前朝廷大員,都有著各自的默契。
他們維持著斗而不破的狀態,誰都沒有撕破臉,下場彈劾同級別的官員。
現在大部分官員掌握彈劾的權利。
官場上今后肯定會人人自危。
電報彈劾這種新的方式,也讓所有官員不知所措。
電報的速度太快,一條線路上的電報機都能收到,無法更改電報的內容。
電報總局又被皇帝陛下心腹掌控,很多人都插不上手。
電報的大名,在這段時間已經家喻戶曉。
張右楓就是沒有預料到電報的出現。
他派人截停山東與京城往來的信件。
一旦事發,他有足夠的時間銷毀證據。
他的地位,只要及時銷毀證據,推出身份足夠的替罪羊。
這人有很大把握,避開這次大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