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議我們直接投降,不能螳臂當車,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現在的局勢,臣建議派使者去求和。
大華王朝宣傳的進攻理由,大越侵占大華王朝領土,不尊王化。
這都是黎神宗黎維祺和鄭氏做的事情,又與我們阮氏有何關系
臣建義上主派遣使者,與天朝上國溝通,說明白一切,盡量消弭這一場戰爭。”
仁郡公阮福瀾聽到阮福利的建議,他眼前一亮,求和又不是投降。
天朝上國的軍力太強,他們很難應對。
能不發生沖突,盡量就不要發生沖突。
仁郡公阮福瀾下達命令,阮福利親自帶隊,乘船前往北方,主動與天朝上國的人接洽。
洽談兩方勢力求和的事情,仁郡公阮福瀾特別交代。
如果鄭氏敗亡的太快,阮福利立刻代表阮氏投降。
4338年公元1641年,二月十九日。
魏云商帶領第十軍兩個師,已經把升龍城團團圍住。
第三軍正在清剿其他地方趕往升龍府的援軍。
魏云商看著比國內府城要高一些的城墻。
他對于攻下這種城墻,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
第十軍的實力,三天之內就能攻下城墻。
魏國公蘇虎卻禁止第十軍現在攻城,準備用重炮攻城,以減少軍隊的傷亡。
再堅硬的城墻,都無法承受住重炮的轟擊。
魏云商看向參謀長呂光華,詢問道:“炮兵團的重炮,還有多長時間能運到前線。
魏國公大人不允許現在攻城,我也肯定不會選擇用人命,來填這座升龍城。”
他們行軍的速度,比預料的慢一些。
這些天主要的任務,就是清理越軍潰兵。
同時配合文官,解除大越北方地方的武裝。
讓這些文官,在當地建立初步的統治。
他們之所以有這么個閑心,就是后方的道路沒有修繕好,大量的物資還無法運到前線。
他們不能讓后勤補給線拉的太長。
山區的道路修通,大量物資能運往前線。
大越北方地區也被他們控制,這樣后勤補給線才會安全,前線的軍隊也能放心打仗。
參謀長呂光華道:“現在山路已經打通,但重炮太重了。
升龍府昨天又下了一場小雨,這種土路無法承受重炮的重量,車輪會陷到泥地里。
重炮重達幾噸,士兵又無法扛著走。
后勤部隊正在修一條沙石路,預計還有六天時間,才能修通這條道路,重炮運到前線。”
魏云商點了點頭,六天時間,他們還能等得起。
用半個月攻破升龍城,這已經是極快的速度。
升龍城內,清都王鄭梉站在城墻上,看著城外天朝大軍圍城的軍營。
他不斷唉聲嘆氣,只看軍陣的整齊,他們就無法與天朝大軍相媲美。
清都王鄭梉之前還在擔心,城內守軍和征調的百姓,一共二十三萬人輪流守城,無法承受天朝大軍的進攻。
他卻發覺,天朝大軍圍而不攻。
清都王鄭梉派兵從城門暗洞出城試探。
這些出城的精兵,全部在戰場上陣亡,都沒能回城。
清都王鄭梉也見識到,天朝大軍的強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