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遠山從袖子中拿出一份開國戰略書。
他興奮地講述道:“王爺,除了盧本云艦長講述的東西,我再給您補充一些情況。
王爺派去的漁民,他們也掌握航線上的星象。
哪怕沒有六分儀指引方向,這些漁民也能根據經驗,找到南美洲的位置。
但六分儀極為重要,王爺最好要培養能熟練使用六分儀的心腹。
我們不只是帶領船隊前往南美洲。
南美洲和大華的貿易往來,也要控制在我們手中。
這條航線是我們的生命線,不能把它的控制權讓給其他人。
我們還發現一個秘密,連盧本云都不知道。
南美洲那里,有著儲量豐富的硝石礦。
這是我根據南美洲的情況,寫的開國戰略。”
曹王李大壯,仔細這份開國戰略,他沒有看出明顯的問題,這個戰略可行性很高。
“柳先生,你的這份開國戰略也的很好。
帶來的消息也極為重要。
南美洲那里有大量的硝石礦,我們就不會缺少火藥,硝石礦經過簡單處理,還能變成很優秀的肥料。
這對于一個新生的國家,那是最好的消息。
正規軍使用步槍,彈藥需要從大華跨越萬里運來。
民兵使用早期的火槍加上黑火藥,完全能與當地的勢力抗衡。”
曹王李大壯高興萬分,立刻召集心腹,研究開國的安排。
他們決定好各項事務,曹王李大壯給皇帝蘇河寫一份奏疏,他就準備帶人出發。
皇帝蘇河看著兩份奏疏,他驚喜萬分。
一份奏疏是駐英大使褚盛的奏疏。
他詳細介紹,在歐洲的所見所聞。
蘇河立刻在乾清宮,召見從歐洲返回的大使館武官米君。
米君第一次接受皇帝陛下的召見,他神情極為緊張。
他聽著皇帝蘇河的問話,戰戰兢兢的回答相關問題。
有些問題太刁鉆,他根本不知道答桉,只能回答不知道。
皇帝蘇河聽著褚盛和米君匯報歐洲的資料,結合腦海中若隱若現的記憶。
他判斷歐洲現在的局勢。
特別是關于歐洲各個國家的情況。
把大部分歐洲國家卷進去的戰爭,依然在持續,但也接近尾聲。
這場戰爭造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促成德意志諸國的崛起。
這場戰爭讓法蘭西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為今后拿破侖差點統一歐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英吉利在后方支援,也因為這場戰爭,造成的利益沖突,導致議會黨和王黨沖突加劇。
查理一世國王經歷多次叛亂,議會黨取得最終的勝利,英吉利才會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皇帝蘇河看到倫敦的具體情況,他意識到之前關于英吉利,有些情況他記錯了。
他記得查理一世是英吉利君主立憲前的最后一個國王,卻記差了他被殺死的時間。
現在英吉利議會黨的勢力,還沒有能力消滅王黨,查理一世國王還能活很長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對大華很重要,這段時間正是英吉利內亂嚴重的時期。
今后的日不落帝國,在這一時期沒有精力全力擴張。
大華抓住這個良機,在全球進行勢力擴張,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皇帝蘇河批復褚盛的奏疏,讓褚盛按照之前的思路行事。
華商向歐洲售賣低端火槍等軍火,軍火的數量向哈布斯堡王朝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