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位,都是后方的人員。
他們是總參謀長王世元、后勤部長姜之魚、軍法部長蘇鷹。
皇帝蘇河封賞王公爵,最激動人心的封王時刻來臨。
文武百官更加關注有什么人封王。
只有封王,才能獲得海外建國的資格。
文武百官也會投資這些未來的國君,讓家族子弟跟隨他們,掙得一份家業。
魏國公蘇虎跪在皇帝蘇河身前。
皇帝蘇河拿著一塊和田玉凋刻的玉璽,他交到蘇虎手中。
“蘇虎跟隨朕建立國家,功勛卓越。
這次戰爭,又消滅交趾諸國。
朕封蘇虎為魏王,準其海外建國。”
蘇虎接過玉璽,立刻拜謝皇帝蘇河。
封王儀式繼續進行。
張瑜亮得償所愿,被封為閩王。
蘇山被封為祁王。
李鳳鳴非一線將領,他跪在皇帝蘇河面前,心中很是感慨。
皇帝蘇河把玉璽交給李鳳鳴。
“李鳳鳴一直輔左朕打天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功勞沒有前線將領顯著,但他的功績也無可替代。
朕今日封李鳳鳴為晉王,準許其海外建國。”
皇帝蘇河分封完李鳳鳴,又繼續分封王仲策。
“王仲策輔左朕處理政務,讓官場沒有出現太大的動蕩。
內部不穩,前線將領怎么能打勝仗。
王仲策功勛卓越,朕今日封王仲策為鄭王,準許其海外建國。”
蘇鯉作為最后一名被封王的人,他卻非常高興。
取得了海外建國的資格,人生就大為不同。
皇帝蘇河這次分封王爵,他也進行了一些改變。
在后面全部加上準許其海外建國這句話。
這是為了子孫后代著想,經歷幾代之后,無主的地區已經封完。
再有人立下大功,必須封王。
后世子孫也可以封其為王,不讓這人在海外建國。
這次朝會結束,文武百官羨慕獲得封賞的人,更羨慕那六位王爵。
大華現在局勢穩定,文武百官都不知道,他們今生是否有機會,能獲得王爵。
被封賞的人都離開皇宮,返回家中接受親朋好友的慶祝。
三天之后,鄭王王仲策卻前往關系還算可以的晉王李鳳鳴家中。
王仲策坐在書房中,給李鳳鳴敬茶之后,道:“我們在海外建國,肯定不能選擇朝廷已經占領的地方和印度地區。
能選擇的地區有限,現在主流地區就是非洲和美洲。
那些將領選擇哪一塊地盤都可以,他們的不懼當地的勢力。
咱們兩人都是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
不擅長指揮軍隊作戰,選擇建國的地點,那就要慎重。”
王仲策今日找李鳳鳴合作,他只與李鳳鳴還算可以,他與其他武將關系很差。
李鳳鳴看出來王仲策極力隱藏他焦急的神色。
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選擇,但那些武將的動作太快,已經選定好建國的地點。
皇帝蘇河不會指定海外封地,但有王爵選定目標,告知皇帝蘇河后,其他人就無法選擇那塊地盤。
李鳳鳴看到武將選擇的速度,他也有些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