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也是洪水頻發,長江沿岸各省份,在每年梅雨季節,都會遭受洪水。
臣建議啟動長江工程,徹底治理長江,讓長江流域免受洪水的危害。
我們已經治理好黃河,臣相信人定勝天,一定會治理好長江。”
皇帝蘇河看著首相魏時鳴自信的樣子。
黃河工程的成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自信。
皇帝蘇河卻知道,黃河和長江的情況,差別十分巨大。
北方的降雨量不多,黃河出現問題,主要是流經黃土高原,大量河水攜帶泥沙。
陜甘地區屬于海拔較高的地區,地勢差距又大,這導致黃河的水流較急。
河南是一個大平原,地勢平緩。
黃河水流到這里,就會減速。
河水中攜帶大量的泥沙,全部堆積在河南段的河道,形成了地上懸河。
長江則不一樣,南方的降水量充沛。
特別是在進入梅雨季,降水量達到了峰值。
這必然會導致河水暴漲,不是長江河道有問題。
想要保正長江不發生大規模洪水。
最重要的工程,是修建大規模水庫,特別是在三峽等地區修建水庫。
這種大型水庫需要的技術,還有熟練的工人,現在大華王朝還達不到要求。
次要的工程,是保障洞庭湖、潘陽湖等長江沿線一系列的湖泊。
這些湖泊主要功能就是蓄水。
他們能在長江發生洪水時,儲蓄較多的水,防止洪災規模過大。
長江流域干旱時,這些湖泊也能為長江補水。
一旦這些湖泊面積人為的減小,必然會導致長江兩岸洪水頻發。
這兩種辦法,修建水庫治本,治理湖泊治標。
修建水庫,技術還不太成熟,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重力壩技術。
現在只能保證,遷徙長江各大湖泊周圍的人口。
現在邊疆地區和海外總督府,都需要大量的移民。
人地矛盾的突出問題,因為朝廷獲得大量疆土,緊張的情況得到緩解。
皇帝蘇河說出他的觀點。
首相魏時鳴仔細思考之后,道:“陛下,微臣有些急功近利,沒有考慮的太過全面。
以為朝廷不缺錢,就能推進重大工程。
現在看來,技術才是制約我們發展的攔路虎。
治理湖泊這個辦法很精妙。
國內現在大量移民海外,不需要開山填湖,爭奪有限的田地。
長江流域的各大湖泊,不會由于人為原因縮減面積。
微臣也會督促內閣盡快出臺政策,保護各地的山林和湖泊,不允許當地官府隨意破壞。”
皇帝蘇河和首相魏時鳴聊了很多事情。
他們走了這么多省份,對于大華王朝的基層情況也比較了解。
皇帝蘇河與魏時鳴商量了很多事情,他們又聽取其他官員和學者的意見。
對一些不符合現在情況的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
短促的氣笛聲響起,通政使趙文峰走到包廂內。
他恭敬地詢問道:“陛下,火車即將到達漢陽府,火車是否在湖北這里停靠一段時間。”
皇帝蘇河吩咐道:“火車不用停靠,直接穿過漢陽府,前往蓉城府。”
他透過玻璃,看著火車兩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