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應該就在近期前往非洲。
皇帝蘇河處理完手中的事情,他前往議會。
觀看各個階層議員在議會互噴。
經過數年的發展,議員們已經適應他們的身份,了解他們具有的權利。
他們代表著不同階層的利益。
大華帝國之前的王朝,民間的很多聲音,都沒辦法傳遞到朝堂。
整個民間的輿論,全部掌握在士紳手中。
現在的議員完全不一樣,它們出自于不同的階層,要為自己的階層發聲。
社會底層的聲音,就能通過議會傳遞到朝廷官員和皇帝耳中。
這樣很多危險的情況,就能在萌芽時期消滅。
皇帝蘇河正在皇宮之中騎著自行車,鍛煉自己的身體。
他年輕時能帶兵一天奔襲數十里。
現在養尊處優,必須要通過鍛煉加強體質。
三高在這個時代無解,患上三高就會逐漸步入死亡。
蘇河見識到很多老兄弟,他們在戰場上都沒有任何問題。
可能是小時候饑餓的記憶深入骨髓。
這些人發達之后,開始大吃大喝。
很快就變成一個圓滾滾的胖子,這幾年陸陸續續就有人,突然之間去世。
蘇河懷疑皇帝容易英年早逝,這與三高有著很大的關聯。
不損傷身體的鍛煉方式,以步行、游泳、騎車三種方式最佳。
皇帝蘇河對于游泳,他極為謹慎,大明朝兩代皇帝死于溺水,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
游泳這項運動,太容易人為制造意外。
步行和騎車這兩項運動,更適合在皇宮中鍛煉。
身邊也有麒麟衛保護,遇到危險的概率極低。
皇帝蘇河看了一眼自行車,他騎的這輛自行車可不一般。
隆昌號為了進獻這輛自行車,買了兩千萬兩銀幣的低息長期國債。
周方志公公滿頭大汗,登著一輛黑色的自行車,追趕皇帝蘇河的車隊。
他快接近皇帝蘇河時,大聲喊道:“陛下,臣有重要的事情匯報。”
皇帝蘇河聽到周方志公公的叫喊。
他這才停下自行車,轉身向后方望去。
看到周方志公公向這里趕來,他在這里等候一小會兒。
周方志公公很快來到皇帝蘇河身邊。
他停下自行車,不斷喘著粗氣。
連續深呼吸了幾次,這才把氣息平復下來。
“陛下,閩王張瑜亮、晉王李鳳鳴、鄭王王仲策發來電報,他們決定起程前往非洲。”
周方志公公說完,他立刻把電報遞給皇帝蘇河。
皇帝蘇河把自行車交給侍衛。
他仔細這幾份電報,張瑜亮和李鳳鳴的電報,都是尋常的客氣話,還有他們對未來的展望。
王仲策的電報卻完全不一樣。
皇帝蘇河看著王仲策的電報,他很是意外。
王仲策的這幾份電報,除了正常的君臣寒暄之外。
他給家人寫了幾封信,一封寫給鄭王妃、一封寫給王文君、一封寫給皇帝蘇河。
皇帝蘇河專門抽出來寫給自己的那封信,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一遍。
“臣王仲策叩首,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儲君。
陛下正值壯年,認為沒有立儲的必要。
人有旦夕禍福,一旦陛下出現意外,儲君不立,國家必然會出現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