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聽著這些事情,感覺很新奇。
皇帝蘇河掛上第二幅畫,大宅院之中,幾名讀書人小心翼翼,共同著一本書。
“國家的治理,需要大量人才。
人想成才,必須要通過學習知識。
知識傳播最重要的載體書籍。
在竹簡時代,只有少量的貴族能學習到知識。
這個階層,掌管著國家。
漢代發明了紙,知識更容易傳播。
但知識是極為重要的資源,他們被一群人所壟斷,這群人組成了世家。
世家借助手中的權力,很容易讓自耕農破產,獲得他們手中的土地。
世家子弟出仕皇朝,獲得權力。
他們掌握著權力和土地,成為國家真正的主人。
唐朝鼎盛時期,唐太宗李世民,都需要對世家讓步。
從漢代到唐代,當官的主要途徑就是其他官員舉薦。
哪怕是隋唐時期,科舉制已經出現。
大量的官員,都是靠舉薦當官。
唐朝的科舉,錄取的很多人,都是世家子弟。
甚至出現過,科舉一人沒有錄取的情況。”
皇帝蘇河看著三位兒子,他們瞪大眼睛,聽著自己講故事。
他們現在的智力,還想不明白皇帝蘇河,講述的是什么東西。
皇帝蘇河掛上第三幅畫,一家書店,正在賣書。
“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消滅了世家。
印刷術的出現,讓書籍變得很廉價。
小地主的孩子,也能讀書識字。
掌握知識傳承的小地主,徹底埋葬了世家。
大量的土地由小地主掌控,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他們被稱為士紳,成為國家最具有實力的一支力量。
士紳們不在乎誰統治國家,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皇帝蘇河掛上最后一幅畫,這是冒著滾滾濃煙的鋼鐵廠。
“王朝的壽命,都不超過300年。
根本原因就是士紳占據太多的土地,自耕農大幅減少,變成了佃戶。
百姓一旦活不下去,必然會揭竿而起,用他們自己的辦法,重新分配土地。
大明朝就因為土地兼并亡國。
父皇給所有百姓分配土地,嚴格禁止土地兼并。
只要大華帝國堅持這個國策,就不會有百姓揭竿而起。
現在大華帝國再次迎來技術大突破。
以蒸汽機為主的技術,會為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商賈也將會取代士紳,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你們要記住,可以借用商賈的力量,但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
士紳們不受控制,大搞土地兼并會導致亡國。
商賈們不受控制,也會導致亡國。”
皇帝蘇河講完,看著孩子們一臉迷茫的神色。
他們這個年紀,只是勉強記住這節課的內容。
皇帝蘇河知道不能急,孩子還小,他可以慢慢教,總會找到令他滿意的繼承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