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這里試種多種作物,主要種植土豆和玉米。
作物生長的情況,與農業專家預料的差不多。
種植水稻小麥比較困難,但土豆和玉米,在這里長勢良好。
土豆和玉米這兩種北美地區原生作物,本來就是歐洲人從美洲散播到全球各地。
對于趙國來說,農業極為重要。
這里距離大華太遠,從大華運輸糧食來到趙國,所需的成本太過高昂。
趙國能承擔的人口,就是農業產出的糧食,能養活的人。
趙國第二大產業就是冶金產業。
高度發達的金礦產業鏈,這也是黃金城,這座城名字的由來。
黃金城外的大金礦,將會成為趙國最大的財源。
哪怕是大華皇帝蘇河,占據這座金礦大半股份,趙國留下的份額,就能讓趙國過得很滋潤。
趙國高爐煉鐵技術,也較為發達,使用的技術,都是大華較為成熟的技術。
無論是制造槍械還是其他工具,都需要大量的鋼。
冶金業除了冶煉黃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生產鋼。
還好黃金城周邊,發現小型煤礦和鐵礦,冶煉鋼的原料都不缺。
第三大產業就是機械加工,趙國經過數個月的發展,移民到這里的工匠,已經能彷制出來較為原始的蒸汽機。
有蒸汽機的存在,才能讓趙國建設大量的工廠。
趙國兵工廠生產的火帽槍和火藥,都已經陸續裝備趙國軍隊。
黃金城最中心的宮殿內。
趙國國主蘇熊,正在聽著趙國重臣匯報趙國的情況。
大都督府大都督江滿魚,喜笑顏開的匯報道:“對金礦最具有威脅的萬人大部落,喀山部落已經被我軍解決。
我們以極低的傷亡,消滅了300多名土著軍隊,俘虜了近萬名土著。
其中青年土著6500多人,適合生育的女人就有2000多人。”
江滿魚非常自豪,趙國一舉滅掉這個土著部落,就能建立極強的威懾力。
黃金城周邊的土著,了解到趙國的實力,他們再也不敢挑起與趙國的爭端,可以通過更加懷柔的手段,吞并這些土著部落。
趙王蘇熊聽到這個消息也很開心,解決了他心中一個大患。
這個土著部落,經常騷擾金礦的工人。
部落的位置,也靠近他們發現的一座小煤礦。
不把這個部落消滅,礦工們工作都不安心。
正是這個部落威脅較大,還難以溝通。
趙王蘇熊才決定出動軍隊,徹底解決這個危險的部落。
討論正在繼續時,房間外傳來了刺耳的氣笛聲。
趙王蘇熊聽到這個聲音,他立刻站起身。
這是軍隊拉響的備戰信號,一旦這種氣笛聲出現,就證明趙國可能受到可以敵人的攻擊。
趙王蘇熊聽到這個聲音,他臉色鐵青的說道:“難道是我們消滅一個土著部落。
黃金城周邊的土著部落,選擇為這個部落報仇,聯合起來進攻黃金城。
他們簡直癡心妄想,黃金城城頭上,那可是架設重炮,僅憑這些土著,想攻下黃金城,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首相張麥子起身建議道:“王上,我聽者氣笛聲,像是從碼頭附近傳過來。
這應該不是當地土著部落進攻,他們即便能互相串聯,速度也不會進展的這么快。
微臣聽著聲音是從碼頭附近傳來,懷疑有海盜盯上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