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盛看著開羅港,這個港口的規模,放在歐洲都能排到前列。
船隊的貨船在引航員的帶領下,他們陸續進港卸下貨物。
港口上運用的技術,這是大華帝國早期的技術。
港口通過蒸汽龍門吊,把船上的貨物,遇到一列拉著平板的火車上。
褚盛很意外,閩國這里都建好鐵軌,能制造出蒸汽火車。
這完全超越了他認為的常識,哪怕是能從大華帝國,把相關工廠轉移過來。
這里沒有豐富知識儲備的工人,他們也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設出來一條鐵軌。
李星閣看到這個貨運火車,他也非常意外。
“褚大哥,閩國好快的速度,我前兩個月離開這里時,還沒有看到這條鐵軌的影子。”
李星閣說完之后,他看著大量的貨船,正等待著卸貨。
“褚大哥,我這還有數十艘船,等待著卸貨、運貨、再次裝貨。
我陪您在周圍逛逛,需要耽擱三四天時間,才能繼續啟程。”
褚盛答應下來,他也想觀察閩國這里的發展。
他升任禮部右侍郎,主要負責統管外交工作。
除了英吉利、法蘭西這些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維持大華帝國與藩屬國的關系。
現在了解閩國的情況,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褚盛還把他從英吉利離開之后,所有的經歷書寫在紙上。
他準備回到國內,把這些經歷裝訂成書,發表出去開拓國民的視野。
褚盛與李星閣,他們帶著保鏢與侍者,準備前往開羅城。
他們踏在港口的水泥地上,從船上飄忽不定的環境,換到了穩定的岸上,身體略微感到不適。
李星閣建議道:“咱們去港口的飯店,品嘗當地的美食,同時適應岸上的生活。”
他們幾人乘坐馬車,來到一間較為華麗的飯店。
品嘗當地美食的同時,傾聽周圍食客的聊天。
在開羅港口飯店吃飯,這些食客大部分都是天南海北的商人,他們的消息極為靈通。
其中有兩個消息最為勁爆,褚盛為了了解到詳細信息,他還請大家喝了幾壇酒。
最重要的消息,那就是蘇尹士運河開建。
閩國通過售賣債券的方式,籌集到一大筆資金。
他們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俘虜和抓捕的非洲奴隸,充當勞力開挖蘇尹士運河。
另外一個消息,就是他們剛剛看到的鐵路。
這條鐵路不是閩國生產建造,而是從大華帝國進口全套的設備。
這條鐵路就是最早的那條京津鐵路。
大華帝國火車已經換成更先進的臥式蒸汽機。
鐵路為了承受相應的速度,需要更堅韌的鋼材。
京津鐵路這條舊軌道就被廢棄。
它被閩王張瑜亮打包購買,用于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方便兩地的貨物運輸。
褚盛聽完這些商人的介紹,他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只靠閩國這段時間的發展,確實是不能達到建造鐵路的技術。
他們酒足飯飽,李星閣想起剛才談到蘇尹士運河,褚盛興奮的樣子。
他建議道:“褚大哥,貨物裝船還需要數天時間。
我們去蘇尹士運河挖掘現場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