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礦、建造鐵路都是用人命推出來,更何況是難度更高的運河。
運河好開掘,隋朝就不會因為修建大運河,耗光了元氣,最終被唐朝推翻。
閩國現在用奴隸開掘運河,這是很正常的行為,還能節省大量的資金。
這種干重活的奴隸,基本上都會當成一次性的消耗品。
褚大哥是讀書人,他哪見識過這種社會最底層的情況,受到了一些沖擊,完全是正常情況。
褚盛前往海邊和運河重要的節點,考察蘇尹士運河的戰略情況。
他對于蘇尹士運河,看得非常明白。
這條運河只要能通過戰列艦,它就是全球最重要的戰略地點。
地中海和紅海的海平面相差不大,兩地之間的距離不遠。
哪怕是沒有天然水道,開挖出一條運河,那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褚盛根據工地的進度,估計蘇尹士運河,短則年長則十幾年就會開通。
到時候世界局勢,必會發生重大變化。
他們已經來到紅海邊,看到紅海這里有很多貨船裝卸貨物。
這些貨船,其中就有李家的貨船。
褚盛看著李星閣問道:“李老弟要在閩國待一段時間,還是啟程回國。
我看到你們船隊的很多人,都沒有來到紅海港口。
這次是我耽擱你們的行程了,為了觀看蘇尹士運河,都沒有去開羅城逛逛。”
李星閣閃過一絲驚慌,連忙說道:“褚大哥,我經常走這條航線,對于開羅城很熟悉,不需要去開羅城。
能陪著褚大哥,我感覺收獲良多。
我們商會從帝國運來的貨物已經卸到港口,并裝上從歐洲運來的貨物。
只需要我與貨物上船,開羅港那些水手專門走地中海航線,他們不會到這里來。
我們隨時可以啟程歸國。”
他說完邀請褚盛登上商船,聯系同一個商會的商人,準備返航。
商船的數量太多,紅海都顯得很擁擠。
他們離開閩國紅海港口,褚盛有些惋惜,沒有前往開羅城,了解埃及地區最大城池的現狀。
但他這一路走來,觀察到閩國最底層的生存環境,同時也能從其他人那里,了解到閩國一些情況。
閩國這里已經完成基礎的民族融合。
當地部落的女子,都以嫁給漢人為榮,這是一個極好的現象。
褚盛最佩服這里的國民等級制度。
他認為這項制度可以讓閩國等國家,借助本地的資源快速發展,這些國家不會失去自我,
褚盛站在甲板上張望,他看著紅海兩岸的景象。
必須要有一只強盛的海軍,才能保證紅海兩岸的安全。
他感覺空氣中有股嗆人的味道,他看到從西方岸上刮過來一股風。
這股風伴隨著黃沙,看上去前方昏黃一片。
很快貨船就籠罩在沙塵暴之中,能見度變得非常低。
褚盛看到這種情況,他搖頭不語。
紅海兩岸的環境都比較惡劣,阿拉伯半島有著龐大的沙漠。
埃及地區更是緊鄰著,他了解的世界上最大沙漠。
這個地區嚴重缺水,缺少可耕種的土地,又將會迎來戰爭。
他不知閩國能否挺過去,丟失掉這個關鍵的戰略位置。
船隊很快穿過沙塵暴覆蓋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