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人聊著類似的話題,主要圍繞今年的科舉考題。
李子瞻從中收獲了很多,陸元鵬不愧是書香門第,家中有一位從四品的父親。
他對官場的了解,確實超過李子瞻很多。
他父親就說過,富登天子堂,窮為走貨郎。
李子瞻知道自己家是巨富,他父親這么說,只是自嘲而已。
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不了解官場,哪怕考中進士,也只是在知縣職位上蹉跎一生。
等到弄明白官場的規則,成為官宦世家,培養出來的子弟,才能縱橫官場。
現在大華帝國新立,官場之中的規矩不多,這才有他這種商人子弟,崛起的機會。
李子瞻的偶像錢明義,他就是商賈出身,因為壓對皇帝的寶。
錢明義現在是內閣大臣,位極人臣。
這激勵著所有商人子弟,讓他們知道只要能力強,他們也能登上高位。
有機會哪怕是機會渺茫,那也和完全沒有機會是兩種體驗。
李子瞻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詢問道:“陸兄,皇帝陛下的圣旨,在九月十日舉行百家爭鳴大會。
陸兄認為這個大會對科舉是否有影響。”
這個問題才是李子瞻前來陸府的原因。
他的關系網,能了解這種隱秘信息的人,也只有陸元鵬一人。
李子瞻一家剛來尹犁府不久,他們原先的關系網也很薄弱,對于一些隱秘的事情,根本不了解。
陸元鵬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李兄,你家鄉是杭州府嗎三年前戶籍遷到尹犁府。”
他對于李子瞻這種情況也有所了解。
東南諸省教育發達,但學子也更多,只按比例來算,在東南諸省考上舉人和進士,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因為進士的名額,按照各省進行劃分。
很多人就動了歪腦筋,想到一個出色的主意。
一些學子在杭州府等地,哪怕是拔尖的一批,他也未必能考中進士。
但只要他前往云貴尹吐這種邊疆省份,進士的名額必定能到手。
這一批人,報紙上形容他們叫科舉移民。
李子瞻就是一位科舉移民,他來到尹犁,就是因為這里競爭不激烈。
“陸兄,我貫籍確實是杭州府,但我的戶籍已經遷到尹犁府。
戶籍遷入的手續,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們一家人,絕不可能拿我的前途開玩笑。”
李子瞻回答的非常認真,他一點都不避諱這件事。
尹犁府的漢人,根本就找不出來,不是移民的人。
往前數十年,這里連一千名漢人都找不到。
尹犁府對于科舉移民的排斥,沒有云貴兩地那么嚴重。
陸元鵬繼續問道:“李兄在杭州府,是否加入一些學社或是學派。
這個問題,李兄回答要慎重,這件事與我沒關,但與李兄的前途密切相關。”
李子瞻對于這個問題,他非常好回答。
“陸兄,我那時一心只讀書,哪有心思參與這些東西。
參與到那里,又不會讓我考中舉人和進士。”
陸元鵬看著李子瞻態度非常堅定。
他剛才的表情也很慎重,李子瞻如果撒謊,一切后果也由他自己承擔。
“李兄,諸子百家大會確實會影響今年的科舉。
具體怎么影響,我也不清楚。”
李子瞻神色緊張,立刻追問道:“陸兄,你是咱們尹犁省的文道魁首。
關于那個諸子百家,咱們尹犁這里有沒有加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