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都督府發來的最新情報。
我們在吳國潛伏的人員,已經發來電報。
吳國已經調動建鄴的第一戰車團,前往承天府支援。
吳國命令承天府的民兵,在承天要塞后方布置龐大的雷區。”
徐晉升軍長接過這封電報,仔細閱讀上面的內容。
“吳國的調動,對于我國來說,情況基本透明。”
他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間諜活動很難避免,吳國高層有我們的人,我國高層必然有吳國的人。
咱們被調到這里,那時還真以為是來救災。
這件事的保密程度極高,只有少數人知曉,才沒有泄密。
我們現在知道吳國的動向,吳國必然知道我們的動向。
這就是現在的戰爭,消息傳遞速度極快,戰場的情況基本透明。”
徐晉升軍長說完這句話,他也看完電報上的詳細內容。
他先對重要但卻不緊急的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
“吳國動用戰車團,不出我們的預料。
我國在這里也有兩個戰車團,八十輛戰車應對敵人。
這是我們桂國陸軍的全部家底。
吳國連綿雨季剛結束,道路含水量很高。
但也不影響戰車的出動。
我與戰車團的將領交流過,得到一個很反邏輯的常識。
之前騎兵能通過的道路,戰車的履帶可以輕松通過。
有一個叫做壓強公式的物理公式。
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簡單的理解,接觸面積越小,就越容易陷進松散的土壤里。
馬匹的馬掌面積很小,他們對于道路的要求非常高。
稍微松軟的道路,騎兵絕對不能通行。
對于道路要求最低的就是履帶式戰車,其次是帶有輪胎的卡車,最高要求就是騎兵。
這也是戰車全面淘汰騎兵的重要原因。
戰車的實力更強,對于道路的要求還更低。
它從全維度碾壓騎兵。
吳國的戰車團,絕不會受到道路松散的影響,更何況吳國很多地方,哪怕是沒有柏油路,那也有水泥路和礦渣路。
戰車通行這種道路,完全不受影響。
我們必須盡快拿下承天要塞,要不然承天要塞配合吳國的戰車團。
我們在這片地方完全施展不開,會承受更大的傷亡。”
徐晉升軍長說完,他又感慨地說道:“戰車團的消息不太緊急,但吳國決定在承天要塞后方布雷的消息,這就是一個非常緊急的消息。
我能從這個消息之中,看到兩個要點。
吳國大都督府已經放棄承天要塞,他們不認為承天要塞能擋住我軍的進攻。
但他們絕不會放棄承天府,承天府是一個通鐵路的交通節點。
我軍一旦掌握鐵路,后勤物資的運輸就會輕松許多,能在前線投入更多的兵力。
吳國選擇布雷,就是要拖延我軍的行動,讓吳國其他防線的軍隊,盡快趕到承天府支援。
我軍必須想辦法盡快拿下承天要塞。
一旦讓吳國把雷區布置完成,我軍想要通過雷區,必須要付出極大的傷亡,最重要的問題,部隊是需要足夠的時間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