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王曲天了解到這個消息之時,他還是非常開心。
桂國再發展幾年,絕對能超越吳國。
但歐洲局勢的變化,已經讓他沒有信心慢慢發展。
由于西歐各國全力開墾非洲地區的殖民地。
他們可以從殖民地獲取到大量廉價的原材料,促進國內工業的發展。
殖民地也是各國工業品第二大的消化市場。
殖民地在初期,影響還沒有那么大。
隨著各國對殖民地的開墾不斷完善,殖民地對國力的促進越來越明顯。
楚國在歐洲的快速崛起,讓各國都倍感壓力。
緊隨楚國的國家就是瑞國和宋國,他們都有殖民地作為支撐。
國力唯一發展緩慢的就是越國,越國地處歐洲西南的丘陵山區。
越國的平原非常少,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平原。
越國的先天不足,導致他們在殖民地競爭,也無法競爭過楚國,成為西歐最弱的國家。
越國這樣西歐最弱的國家,他展示出來的實力,也讓桂王曲天等人震驚不已。
正是西歐各國的崛起,才導致東歐各國準備聯盟,幾個弱國在一起抱團取暖。
各國都已經感受到強大的威脅,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他們才會推動盟約進一步發展,結成各國之間的軍事同盟。
唐王蘇晟贊同道“桂王說的不錯,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
這是我們聯盟的先決條件。
現在的局勢也容不得我們慢慢發展自身。”
唐王蘇晟接受父皇的教導,他知道各國之間結盟,就是讓渡出一定的主權,結成一個有著共同利益的集團。
各國的君主,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絕對不會把手中的權力共享出來,除非情況已經逼不得已。
歐洲現在的局勢,就已經在往這個方向發展。
楚國的強大,唐王蘇晟可以不用理會。
除非楚國已經成長到無懼帝國的實力。
要不然他們絕對不會吞并皇子所建立的藩屬國。
唐王蘇晟擔憂的是瑞王蘇雷,他這個極為自負的二皇兄。
瑞國在歐洲西面,唐國在歐洲東面,中間還隔著數個國家。
以常理來說,瑞國絕對不會進攻唐國。
但瑞國可以通過海路進攻唐國。
瑞國國力增強,自然能發展更強大的海軍。
瑞王蘇雷絕對有充足的理由做這件事。
瑞王蘇雷把唐王蘇晟、齊王蘇銘淘汰出局。
涼王蘇蒙又有著異族血統,肯定無法繼承皇位,他早已經被淘汰出局。
父王一但不喜太子蘇蜀,他很可能重回京城,成為新一任太子。
他們這些外放建立藩屬國的皇子,都已經是被父皇淘汰出局的人。
這個情況不是他臆斷,唐王蘇晟通過觀察瑞王蘇雷想法。
他已經確認瑞王蘇雷就是有這種想法,因為他也同樣有這種想法。
唐王蘇晟如果有能力,也會要把其他兄弟淘汰出局。
他不想被淘汰,灰溜溜的以失敗者身份返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