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內閣大臣,他也是傳達皇帝陛下的意見,沒有多少自主權。
這件事的關鍵就是皇帝蘇河的態度。
他想到趙友坤這樣做,只是為了盡快與帝國職位更高的官員接觸。
李知恒尚書只是一個執行者,他連一點點的自主權都沒有。
他更是沒有資格參加御前會議,不了解帝國的戰略方向。
他們與李知恒談判,也只能解決明面上的矛盾,對于他們想試探帝國的態度,完全沒有效果。
朱大虎意識到這一點,他也立刻擺起譜來。
“李尚書,這畢竟涉及到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重大事項。
你這個外交部尚書,談論這些相關的事情,級別還不夠。”
李知恒尚書聽到兩位藩屬國的官員這樣說,他立刻氣的臉色通紅,卻沒有任何辦法。
按照往常的經驗,帝國的官員在藩屬國的官員面前,會按照職權的不同,高一到兩個品級。
哪怕是帝國的一個知縣,只要愿意前往藩屬國任職,也會給一個知府當當。
官場中很多失去晉升機會的官員,他們都會前往藩屬國碰碰運氣,他面前這兩位官員也不例外。
但這卻是拿不出手的潛規則,他們真的提出對等待遇,李知恒沒有任何反駁的余地。
藩屬國的國君就是王侯待遇,這是只比皇帝低一等的諸侯王,他們是國君。
藩屬國的內閣,同樣是內閣,按照官方的待遇,內閣的地位基本相當。
這是真實的地位與明面上地位之間的差別。
這兩名官員明顯是為了找事,他們真的上綱上線,不按實際的情況,只按明面上的情況,一切都按照明面的規則進行。
李知恒尚書能做的事情,那也只是把他們的意見通報上去。
他面色通紅的起身,用帶有血絲的眼睛盯著兩名藩屬國官員片刻,起身離開這個房間。
朱大虎與趙友坤這兩個老對手,他們對視了一眼。
他們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
但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帶著不一般的目的前來,那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做事。
李知恒尚書平息自己的怒氣,他敲響了太子蘇蜀所在的房門。
他獲得允許之后,進入到房間之內,看到太子蘇蜀與內閣大臣褚盛正在商討藩屬國的相關事務。
內閣大臣褚盛看到外交部尚書李知恒,這么快就前來匯報事物。
他作為主管外交的內閣大臣,對于外交部的效率感到意外。
褚盛詫異的詢問道:“你們外交部,這么快就解決了事情。
這兩人真的是來調停。”
外交部尚書李知恒,略帶氣憤的說道:“褚大人,現在還沒有開始談事情。
這兩人以我地位太低為理由,禁止我與他們商談。”
褚盛聽到這個結果,他一拍桌子,略帶怒氣道:“豈有此理。”
太子蘇蜀卻呵呵一笑,道:“他們想要地位高的人去談判,這個時候就該我出場了。”
內閣大臣褚盛想要把這件事情攬過來。
太子蘇蜀卻擺了擺手,他早已經等待這個機會,怎么能允許機會溜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