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衡聽到黃達這樣說,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朋友接受他的好意并聽勸,這對于趙世衡來說,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黃達聊完自己的事情,他好奇的請教道:“世衡兄,我就想不明白,這些藩屬國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聽聞是藩屬國主動要求,帝國不要干涉他們之間的戰爭。
帝國這才公布這些規矩。”
趙世衡聽到黃達的問題,他其實在私下也分析過。
他喝了一口茶水潤潤喉,這才說道:“黃達兄,我說的內容,只是我的一點淺見。
藩屬國想要掙脫帝國的束縛,這是藩屬國發展的必然階段。
藩屬國剛剛成立,國內百廢待興。
甚至是一些藩屬國,直接建立在戰亂的廢墟上,國內一片混亂。
藩屬國必須要依賴帝國的移民和商品,他們才能維系下去。
這也是前幾年,帝國到歐洲與美洲的航線,越發繁忙的原因。
現在各大藩屬國地位都已經穩過,國內一些小的動亂,完全可以應對。
這些國家只靠自己就能立足,不再需要帝國的幫扶。
它們自然會認為,帝國對他們的管束太嚴格,想要做什么都不被允許。
這個情況下,這些藩屬國就有動力突破帝國的束縛。
我這是從藩屬國發展的過程考慮。
藩屬國推動這件事,肯定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考慮。
但這件事的結果不會發生變化,藩屬國真的要亂了。
家里有在藩屬國討生活的親戚,讓他們趁著這段難得的和平時間,盡快回國。
行動晚了,那可就不好走了。”
黃達聽得似懂非懂,但他于趙世衡做出同樣的判斷,藩屬國要亂了。
他要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的仕途更進一步。
黃達即將前往莫師府,他不會被動的讓這里成為交通樞紐。
而是主動建設一個交通樞紐,等待鐵路的暢通。
被動的等待與主動的建設,所獲得的政績完全不一樣。
……
電報以光速把信息傳遍全球。
帝國白天發布的消息,傳到大部份藩屬國,已經是深夜。
趙王蘇熊被太監叫醒,他知道這些值班的太監,沒有重要的事情不會叫醒他。
太監看到趙王蘇熊清醒后,他把抄寫好的報紙內容,遞給趙王蘇熊。
趙王蘇熊看完報紙上的內容,他眉頭緊皺。
“帝國這個規矩,太過嚴苛了。
燕國和襄國不向我們趙國宣戰,我們就不能進攻這兩個國家,這是什么道理?”
趙王蘇熊的表情極為憤怒,但他卻無可奈何。
帝國的海軍在檀香群島和奔牛道都有駐軍。
趙國真的感突破帝國定下來的規矩,帝國必定會說到做到,武力干涉趙國的行動。
趙王蘇熊長嘆一生,他要與臣子們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夠挑動燕國和襄國宣戰。
趙國現在已經算得上地區霸主,但趙王蘇熊更想讓趙國占據整個北美。
皇帝蘇河能占據整個亞洲,他只想要北美,怎么就那么困難?
趙王蘇熊在郁悶,襄王蘇振興得到這個消息,他卻欣喜不已。
蘇振興憂愁的面容一掃而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意。
“好,真是太好了,這是我聽到最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