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付出一定代價,保證在戰爭時期,唐國的工業生產不受影響。
唐國的藥品、武器彈藥等物資,對于聯盟作戰非常重要。
如果唐國失去了補給前線的能力,聯盟在戰爭爆發之后,想通過其他途徑補充,那都非常困難。
唐王蘇晟點頭說道:「桂王的辦法有一定的風險,但確實能避免唐國遭受來自海上的進攻。
本王回到國內,會盡快統一國內的意見,實行這個方案。」
唐國在這場戰爭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成為勝利者。
只要成為勝利者,在這個過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代價,都可以從戰敗方
身上獲得賠償。
一旦成為失敗者,國家都未必能保住,那也就不用考慮所付出的代價多寡。
慶王姜之魚聽到客人商討完,唐國海岸防守的意見。
他對于海防這件事情不了解,沒有插嘴討論。
慶王姜之魚等到眾人討論完,他提出一個問題。
「帝國的商人,前來我這里推銷廣播技術和收音機。
大家認為這種新技術,對我們是否有利,需不需要引進。」
慶王姜之魚對于廣播技術很感興趣。
但現在聯盟已經把絕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軍備競賽之中。
聯盟之所以只招募四十萬兵力,這是因為增加更多的兵力,哪怕是四國共同分擔,那都要養不起了。
規模龐大的軍隊,需要消耗的資源太大了。
四國聯盟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危機,他們仿照帝國,已經建立完善的預備役制度。
真到了緊急時刻,這些每年都會參加訓練的民兵,發一支槍就能上戰場保衛國家。
慶王姜之魚的提問,立刻讓三位國君齊聲說道:「有人也像你推銷廣播技術。」
他們三人相視一笑,桂王曲天說道:「看來帝國極為重視這項技術,他們不遺余力地在歐洲進行推廣。
我了解到這個名為廣播技術的東西,他確實是一個好東西。
實時聯系某個人,不如電報和電話好使。
我們與前線將領的溝通,還需要電話和電報。
但廣播技術面向所有版型,它是一個比報紙還厲害的宣傳陣地。
我們只要廣播技術,禁止帝國的廣播電臺,防止某些人通過廣播電臺搞事情。」
慶王姜之魚面帶笑意說道:「這樣看來廣播技術,對于宣傳有大用。
我們進行軍事競賽,用大量的資源準備戰爭。
百姓的幸福感一直在下降。
可以通過廣播電臺,向民眾傳達朝廷的真實意思。
還能穩定百姓的情緒,讓他們不至于鬧出大亂子。」
唐王蘇晟感慨的說道:「帝國的好東西太多了。
帝國極為重視廣播技術,他自然有可取之處,我們應該盡快引進。」
四位國君吃著晚宴,他們也討論許多,影響聯盟未來的事物,達成了共識。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