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前線的戰局不順,被敵軍打到本
土。
瑞國依靠火箭炮發射大量的火箭彈,也能強行構建由強大火力組成的防御陣線。
瑞國的軍工產業,能夠提供大量的武器彈藥,不用擔憂瑞國打不了消耗戰。
瑞國蘇雷從軍方駐地返回,他們乘坐大型廂式貨車。
這輛廂式貨車外面掛載防彈鋼板,里面有著很大的空間。
還有三個小桌子,上面擺放著無線電臺。
電臺的天線從車頂伸出去。
這是一輛移動的指揮車,讓前線的將領通過電報,隨時能與后方聯系。
瑞國蘇雷與大臣們,聊著現在的局勢。
「你們認為,桂國組成的四國聯盟與吳國爆發戰爭的概率有多大?」
內閣大臣阮秀淳最先說道:「王上,臣認為這兩方勢力,必定會爆發戰爭。
不說吳桂兩國之間積累到的仇恨。
只是桂國組成的四國聯盟,對吳國呈現包圍的態勢。
這嚴重擠壓吳國的生存空間。
吳國想要發展,那就絕不能允許這個現象存在。
因為利益的沖突,這兩方勢力肯定會爆發戰爭。
但何時爆發戰爭?陳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
是否由這兩方勢力引爆歐洲的大戰。
現在更是一團迷霧,看不清楚。」
總參謀長陸前進緊接著說道:「王上,臣同樣認為,這兩方勢力必然會爆發戰爭。
現在這兩方勢力的利益沖突極為劇烈,只能依靠戰爭來解決。
吳國即便是避戰,那也是在積極準備戰爭,想辦法積蓄力量,而不是逃避戰爭。
我們歐洲與美洲不一樣,美洲的土著是松散的部落,幾乎沒有文明存在。
這些土著可以輕易被美洲各國清剿與吸納。
歐洲各個地區的土著則完全不一樣,他們必定是有著文明傳承的土著。
歐洲各國想要長治久安,必須要通過一場范圍廣泛,持續時間長的戰爭,清理掉國內不安分守己的土著。
這是凈化國內,見效快速的唯一方法。
除非學習帝國,把土著遷移到天南海北。
例如把歐洲的土著,遷移到暹羅、東瀛等地。
東瀛的土著,遷移到中東、非洲等地。
通過距離數千里,持續幾十年的遷移,讓當地的土著人口成為少數。
這個地區就不會出現,當地土著導致的問題。
我們歐洲各國,既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廣袤的國土,學習帝國的應對方法。
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原因,但只是這個原因,就足以促使歐洲各國下定決心開戰,而不是置身事外。
通過戰爭讓國內各族凝聚在一起,戰爭結束之后,很可能會發展壯大。
放任國內的矛盾不管,說不定哪一天,這個國家就陷入了內亂。
兩害相權取其輕,各國的上層,都會選擇對國家最有利的政策。」
內閣首相于天方分析道:「臣認為兩方必然會爆發戰爭,但吳國也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很快就會失敗。
兩方勢力紙面上的差距很大,但真打起來,誰也無法預料戰爭的勝負。
桂國組成的聯盟,畢竟只是聯盟而已,而不是統合成一個國家。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軍隊,肯定不會放心被外人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