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清遠對于這個問題,他早已經做好準備,資料都非常完善。
只要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同一份資料,可以做出南轅北轍的解釋。
季清遠表情認真的回復道:“這位先生的問題很典型,我想大家也有這個疑問。
蜀國究竟在什么時刻繁華,我們怎么沒有感受到繁華的景象。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蜀國在建國以來,就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進入了繁華時期。
我說出這個答案,大家都不敢相信。
這怎么可能?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大家要記得一點,我們蜀國是農業國。
帝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那是工業國因為生產過剩導致的問題。
我們蜀國作為農業國,工業品一直處在稀缺狀態,怎么可能會過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蜀國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反而會因為各國經濟危機,工業品價格下降。
我們蜀國購買工業品的錢變少了,反而會更加繁華。
楚國學者米有德,他觀察社會的經驗,那是基于工業國判斷。
他對于農業國的發展,根本沒有足夠的經驗。
這也是他對蜀國作出誤判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蜀國環境還非常好。
只是因為朝廷近期想要實現王室爭霸的野心,開始變得窮兵黷武。
這才讓本來繁華的時期,突然間急轉直下,市場變得蕭條。
只要蜀國解除武裝,成為受到宗主國保護的永久中立國。
少了每年數百萬兩的軍費支出,我們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因為沒有戰爭,大家也就不用擔憂失去性命和財產。
不用擔憂家園成為廢墟,老婆孩子流離失所。”
季清遠的話,依舊有著很強的煽動性。
一部分農場主,立即高喊道:“永久中立,廢除軍隊。”
季清遠看到現場熱烈的場景,他的嘴角微微翹起。
他作為一個深受儒家傳統思想熏陶的文人,不想看到歐洲血流成河,漢人們自相殘殺。
他思考了多種方法,最佳的方法就是都放下武器。
只要沒了戰爭的威脅,世界必將會變得繁榮昌盛。
他的想法被打為異端學說,近期獲得有識之士的資助。
他知道這些人資助,目的不純粹。
但為了實現他的理想,這種資助他全盤接收。
季清遠看到這些農場主激動的表現,他們對于這件事,都有了共鳴。
一位面色黝黑的青年,獲得了提問的機會,他語氣嚴肅的提問道:“季先生,蜀國一直是蜀國。
我知道經濟繁榮,需要極高的投入。
蜀國建國之時,為了鎮壓西夷人的反抗,還有帝國進行歐戰,法蘭西人挖開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的主要河流堤壩。
導致波蘭立陶宛聯邦出現了大洪水,受災的地方極多。
這個筆救災的資金,那要比現在的軍費還高,朝廷怎么沒有出現問題?”
季清遠聽著這個問題,他就知道這位農場主,絕對不是一般的農場主。
但這個問題,依舊難不倒他。
季清遠站在話筒前,自信的回答道:“我借用楚國學者米友德的話。
他說現在歐洲各國,都是處在虛假的繁榮。
我說楚國從建國之時到現在,一直處在虛假的繁榮之中。
能得出這個結論很簡單,因為楚國發展的資金,不是源于自身,而是源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