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蘇蜀無法調動帝國的力量,對付已經成為藩王的弟弟。
一旦太子蘇蜀真的這么做,皇帝蘇河會怎么看待他?
太子蘇蜀作為一個聰明人,當然不會那么失智。
但蘇蜀作為帝國的太子,手中掌握的資源極為豐富。
哪怕是不動用帝國的力量,他也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太子蘇蜀派人找上蜀國,明顯是想讓蜀國對付瑞國。
他用的是陽謀,蜀國根本無法拒絕。
蜀王錢明義臉上露出笑意,太子蘇蜀是一個聰明人。
他為了給瑞國的發展設置障礙,絕對不會只提供一座大型鐵礦的消息。
蜀王錢明義看向趙一卓,詢問道:“資料上的鐵礦是真的嗎?你們有什么證據證明。”
蜀國愿意付出一切代價的前提,那是這座鐵礦真實無誤。
無論是規模還是品質,都要符合資料上記載的情況。
這個鐵礦如果是假的,蜀國因此與瑞國發生沖突,那完全不值得。
蜀王錢明義又不是昏聵之君,他肯定不會因為蜀國太想得到這座鐵礦,沖昏了頭,做出不智的選擇。
趙一卓早已經做好準備,他聽到蜀王錢明義的質疑。
他立刻面帶微笑的解釋道:“蜀王曾經雇傭帝國的探礦隊,在蜀國全境進行探礦。
探礦隊當時一無所獲,但卻保留了當時采集的樣品。
帝國華夏大學對于地質學的研究有了突破。
他們根據土壤標本里面的磁性,推斷出紅山嶺地區,有著大型鐵礦。
為了驗證新技術,在太子蘇蜀的資助下,華夏大學組織科考團,對于紅山嶺地區,進行一次細致的探礦作業。
華夏大學科考團進入蜀國之時,還對蜀國進行通報。”
蜀王錢明義聽到趙一卓這樣說,他有了一些印象。
確實是有一支帝國的科考團,前來蜀國考察。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他當時也沒有上心。
趙一卓看到蜀王錢明義臉上露出了然的表情。
他繼續說道:“蜀王擔憂鐵礦的情況,可以派人與科考團一起,驗證這座鐵礦的規模與品質。”
蜀王錢明義聽到趙一卓這樣說,他對于這座鐵礦的真實性進了八成。
但對于這個情況,蜀國依然要仔細驗證。
這座鐵礦的真實性,關乎蜀國的未來,必須要慎重。
蜀王錢明義鄭重的說道:“蜀國肯定要派出探礦隊,確定鐵礦的規模與品質。
太子蘇蜀的意思我能夠明白。
只憑借這個鐵礦,還無法讓我們與瑞國發生沖突。
必定蜀國是一個農業國,瑞國是一個軍工業齊全,戰車都能制造的工業國。
我們蜀國與瑞國發生沖突,那就是以卵擊石。”
蜀王錢明義已經決定,這座鐵礦確定無誤,它必須要留在蜀國。
但他卻不能把自己的決心表露出來。
帝國的太子蘇蜀,想要用到他們蜀國辦事,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鐵礦一直存在于蜀國的疆土之內,這可算不上是太子蘇蜀的報酬。
趙一卓眼中閃過一絲敬佩,太子蘇蜀早已經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告訴給他們這些人,讓他們對于一些事情,有一定的自主權。
他微笑著回應道:“蜀王,太子蘇蜀對于蜀國的發展,也是非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