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是研幾的”
周瑞道“大一。”
張志豪一愣,他還真沒想到,畢竟周瑞人高馬大,皮膚還是健康的小麥色,談吐也頗為成熟,他之前還以為至少是個研究生呢。
“不是,你大一你想創業是不是太早了,聽哥哥一句勸,至少本科好好念。”
周瑞沒接茬,而是說道“伱覺得目前這種模式,還有改進的可能性么就是雇人打電話做調度臺。”
張志豪苦笑道“其實我們也清楚,當下都只是權宜之計,不過一沒經驗二沒錢,就得一點一點試探出來,國內的餐飲,家庭式小作坊占據了70,就得一家一家跑,一家一家溝通,其實各學校周圍也有一些小平臺,但我們的執行力更高,不怕累。”
聊了一會兒,張志豪感覺這小兄弟問的好細致,說道
“同學你不會是想加入我們吧雖然大一有點早,但我看你人不錯,你要是感興趣,就當做實習了,不過先說好,我這個創始人也是每天掃大街,而且還要送外賣,你來了也是干這個活。”
“飯急送”現在想要在五星場大學區開荒,剛好需要有當地學校的年人加入,才能更快更接地氣的展開行動。
周瑞道“也未必是加入,不過感興趣是真的,對了你們閔浦有辦公室么改天我能去看看么”
周瑞和張志豪、康佳互留了聯系方式,約定周末去他們閔浦所謂的辦公室看看。
張志豪覺得這個學弟挺聊得來的,本身就在苦逼的創業中,如果能從身邊的人身上汲取信心和夸獎,也是一種排解壓力,和自我思考的過程,年輕人之間就應該多交流。
周瑞回去的路上,手上還捏著“飯急送”的傳單。
這名字其實也挺好的,言簡意賅。
不過張志豪他們未來的名字更好,叫“餓了嗎”。
會遇到這幫人,其實并不意外,周瑞前世也遇到過。
重生前的2010年,周瑞在松浦大學城上學時,也遇到過“餓了嗎”在那邊搞地推,對方的策略就是以各個大學生聚集區為切入點,因為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而且懶。
滬上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可能都經歷過“餓了嗎”的急速擴張,看到過他們在各個小店里瘋狂的貼海報,偶爾也會有路演,周瑞應該還看見過張志豪這個人。
當時周瑞只是無數圍觀者之一,那時在各個大學城,“餓了么”都在招學生擴大隊伍,但他并不覺得送外賣能有什么前途,甚至心里還是比較鄙視的。
當然之后十年的變化,就是兩說了。
現在他遇到了更早期,更草根的“飯急送”,周瑞覺得里面應該有機會。
他倒是沒有時間像是創始人一樣,每天累死累活,掃街送外賣,但做個天使投資人不錯。
周瑞選擇滬上,本來就有利用自己先知先覺,來進行投資意愿,但原本瞄的是另一群人
一群二次元宅男。
不過既然遇到了張志豪,倒是可以好好了解一下,現在時間點很合適,就看周末的實際情況了。
第二天,周瑞、李文倩、宋斌三人又聚集在了大學路,這次是來簽租約合同的。
宋斌這次干脆帶了一部分設備過來,都是清河縣時期的。
周瑞“你這也太著急了”
宋斌道“順手的事情。”
業主是一個50歲左右的女性,周瑞看氣質感覺有點像復大老師,但是沒多問。
付三押二,一季一付,拿了鑰匙,從此這里就歸周瑞他們使用了。
三把鑰匙,三人一人一把,之后就是將東西拿上來。
宋斌還算有點逼數,沒有直接整成搬家,只拿了吉他、鍵盤、電腦等東西。
“我二叔那邊應該有靠譜的施工隊,到時候過來做一下軟裝,貼了隔音棉就能用。”
這家伙七月就來了,寄住在二叔家里,二叔也是做生意的。
他媽媽給他買的房還沒裝修好,不得不說有錢人家庭,對金錢的觀念就是不同的,大有一副宋斌走到哪里就買到哪里的意思,因為在他們眼里,這都是能增值的資產。
根本不叫花錢
周瑞擔心小胖子裝修瞎搞,強調道“先說好了,裝修總費用不能超過五萬,添置設備費用總數不能超過十萬,就這么多預算,你省著點花,也不準自己貼錢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