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冬天冷么我沒體會過。”
“不冷,十來度,比滬上舒服多了,就是忽高忽低,讓人摸不著頭腦。”
“那圍巾呢”
“暫時放在了家里,我媽夸好看來著。”
小鎮路上,周瑞邊走邊打著電話。
電話那邊,是韓子茵清冷的聲音。
“你呢春節前都做些什么”
韓子茵“看看書,為春節做準備工作。”
滬上年味沒那么濃,但以前韓家過的都還挺有儀式感的。
全都得益于韓子茵的媽媽。
那時韓子茵媽媽會提前很早,準備過年的一切,而韓榮澤這種年二十九晚上才休息的人是指望不上的。
今年,韓子茵不想因為媽媽的離去,就讓春節變得“應付了事”,正在想辦法重現當年的光景。
給長輩準備小禮物、補充家里的年貨、大掃除、沙發罩送去干洗、貼春聯窗花、據說還想要腌、炸制一些食品。
周瑞道“做飯我也不熟,你要是遇到問題,可以問問李文倩的媽媽,這位可是廚藝進修過的。”
“好呀,我有阿姨的聯系方式。”
周瑞走著走著,突然看到路旁熟悉的小賣部,店門口的貨攤上,擺著小山一樣壘起來的果丹皮。
再往一旁的小路口望去,他就是在那里第一次遇見韓子茵,并且一板磚改變了她的命運軌跡。
本想和韓子茵說說,但這估計不是什么愉快的回憶。
掛了電話,周瑞看向小賣部老板“老板,果丹皮給我抓一點。”
老板抬頭看了周瑞一眼,感覺有些面熟,不過他一個開店的,面熟的客人多得很,沒多在意。
等周瑞拎著果丹皮離開后,老板才從龐大的記憶里想起了一點碎片。
“剛那個小伙子是不是養驢的哎不對啊,我為啥會有關于驢的記憶清河縣有驢么”
又走了幾分鐘,一個路口處,李文倩、童欣、宋斌已經已經在等候了。
這是回清河后的第三天,四人約著一起,回學校看看老師。
“走吧,黃老師說已經在學校等我們了。”
走到校門口后,遠遠看到兩個人正在聊天,走近一看,居然是郭盛和黃德偉。
黃德偉看到周瑞幾人,后槽牙都笑出來了“周瑞你說巧不巧趕一塊了,郭盛也來了。”
郭盛許久沒看見同學,也很高興,這家伙不知道半年經歷了什么,感覺整個人黑了三個色度。
周瑞好奇道“伱咋黑了這么多”
郭盛摸了摸后勃頸“我學農業的,曬黑了好多。”
他在桂省上大專,剛回來的時候,家里妹妹都不認識他了呢。
幾人聚在一起,黃德偉說道“走,我們進去說。”
走進學校大門的時候,周瑞走不動道了,看向了大門旁的“教學成果展示”欄。
雖然之前就聽姚培麗說過,但真看到的時候,還是感覺血壓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這什么玩意兒
最顯眼的地方,三張照片依次排列。
最左邊,是自己手持晾衣桿,從二樓一躍而下的照片。
中間是自己騎毛驢游街的照片。
右邊是自己動員大會,猙獰怒吼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