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資料發了和沒發有什么區別
當然,這是因為周瑞已經有了預設印象了,對于其他人而言,單單這個全球獨一份的外形,就已經是足夠重磅的信息了。
牟仲義手都在抖“鴨翼他們最終還是用了鴨翼結構”
他在蓉飛呆過八年,那時就有過很多,對于共和國新戰機的猜想和概念圖,鴨翼布局就是其一。
后來離開蓉飛,不在其位不得其詳,一直不知道到底長什么模樣。
哪怕是上次關洪安幾人來的時候,也沒提具體氣動外形。
年輕一些的如柴連俊、曲韜、俞樹他們,拿到資料后也是眼前一亮,小聲討論了起來,男生很難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
楊如彬偷偷觀察著周瑞的臉色,然而讓他失望了。
周瑞臉上沒有意外,沒有興奮,沒有好奇。
只有平靜。
仿佛手上拿著的不是共和國全新的戰斗機資料,而是一張超市的烤鴨打折廣告。
折扣力度還不怎么樣的那種。
楊如彬心里咯噔一下這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啊
周瑞將單薄的a4紙放下來的時候,張援朝也作為蓉飛一方的專家,走上了前臺。
主要是講解了一下目前在“智能蒙皮”領域,新一代戰機與“四象超材料”的結合問題,以及他們之前論證過了的幾個初步方案。
這次輪到“復瑞科技”的提問了,幾個話事人都提了一些問題,比如蒙皮工藝,電控系統,能源系統,環境溫度等。
蓉飛的專家團也一一解答。
雙方又自由討論了一個小時,會議室內充滿了嘈雜的聲音,又逐漸安靜了下來。
至此,學術方面的論證和研討基本結束。
雙方的態度也基本達成了一致
“四象結構超材料”,是“殲十改”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
無論從成本,還是從技術指標,技術延展性。
現在可以說是眾望所歸,未來更是一片光明。
所有人都有些疲憊,一些老前輩忍不住點個煙提提神,但大家也都知道,真正的實質性合作洽談,才剛剛開始。
老專家們紛紛將目光轉向林廣榮,我們的活結束了,帽子大的該發話了。
林廣榮則看向了楊如彬,帽子大沒用,這時候應該腿粗的站出來了。
楊如彬面前的材料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東西,他全程也沒有閑著,胸中也有了腹稿。
他想了想,將筆帽合上,微笑道
“周總,我們是帶著誠意來的,目前看來貴司的成果前景優秀,不過軍工體系的合作,和純粹的商業運作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合作方式上,可能會有更復雜的模式。”
周瑞點點頭道“這個我們自然知道,不知道您說的復雜模式,是指哪個方面。”
“我們看中的不是回報,也不是利潤,因為最終這些技術成果都會化為作戰裝備,且最理想主意的情況下,我們希望永遠不會把他們送上戰場。”
“同樣的,我們看中的也不是當下,而是未來,是整個體系和后備科技的提升,而不是某一個單一產品性能數值上的增加。”
周瑞正色道“我想知道,您是代表蓉飛在談,還是代表總裝在談。”
楊如彬道“您暫時可以認為,我是代表國家軍工體系在談。”
嚯,這陣仗弄得夠大的。
周瑞本來想問一句“你能代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