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四月,天氣涼爽,03號車間內,卻熱火朝天。
“7號口。”
“給”
俞樹將一截短小的鉚接旋口遞給周瑞。
他們目前還沒在真框架上耍,而是在模擬件上研究,畢竟金屬是具有疲勞性的,那個真框架價值連城,拿來練手以后精度就達不到要求了。
此時周瑞手上的,是一塊牟仲義那邊剛剛制備出來的“3基材四象超材料”,目前成品率還不達標,但練手足夠了。
這塊神奇的材料,原本是銀白色的,但在沉積了“四象結構”后,通體成為了更樸實的鐵灰色,比et厚的多,也沉重的多,一塊就是05平米,沒把子力氣還真不好操作。
并且在操作過程中,還要對邊緣進行裁切,預留鉚接孔的空間,且可以貼合不同的弧度,這時候體能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這活換俞樹上,干一片就得喘五分鐘。
周瑞將兩塊“四象3”,嚴絲合縫的拼接在模具上,形成了一個弧面,其上的縫隙微不可查。
“詞條任務基礎機械設計,經驗值2,當前進度100100”
周瑞沒有理會,而是給了俞樹一個眼神。
俞樹打開一旁的電源,“四象3”表面出現了和原始材料類似的魚鱗狀波紋,瞬息變為了經典的鏡面色。
背后的王德瞪大了眼睛,雖然已經看過幾次了,可每次都覺得神奇。
但很可惜,即便周瑞已經盡可能嚴絲合縫,連接處依舊看到清晰的色差,這是電壓不均勻造成的。
周瑞搖搖頭,這種縫隙不光是丑,對于隱身性能也有一定影響。
“還是不行,粘合料的協調能力還是不足縫隙數量多了,又丑又影響性能。”
一旁的王德說道“丑倒是其次,我覺得有紋路也挺好看的大不了外部涂裝一下。”
“那樣就會增加額外的重量,并且維護難度也大大增加”
俞樹摸了摸下巴,說道“說到底還是材料面積的問題,如果有一整塊3料子就好了,尺寸和形狀定制,全機只留兩三道縫隙”
這下王德搖頭了“3材料目前的最大制備寬度只有兩米,你們的四象材料也無法沉積在過大的表面上,設備不允許。”
機械制造或者說設計,是個系統問題,飛行器更是如此,更換材料帶來的影響
就像王八翻跟頭,是一個接一個。
周瑞等人已經在車間里廝混了快一周了,進展不能說沒有,但此時有些卡頓。
周瑞沉吟了一會兒,看了看表說道“到午休時間了,下午再捉摸吧,你們先去吃飯。”
“那你的”
“我緩一緩,晚點去食堂。”
俞樹點點頭,周瑞的專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已經讓其他人有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了,不但要統籌兩個小組的工作,自己該上手時也毫不含糊,資料室,制備室,廠房,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復瑞科技”全員中,也只有周瑞能夠和“蒙皮組”的技術人員一起上手實干,安全帽一戴,任誰也看不出這是一個科學家,妥妥的老工友了。
這強度要是換在俞樹身上,估計直接就減肥成功了。
打發走了俞樹他們,其他人陸陸續續去吃飯后,周瑞走出了工作區域,將安全帽摘下放在一邊。
坐在工作區邊緣的一把椅子上,周瑞遠遠看著依舊完璧之身的“真框架”,他們這幾天都是在模具上打轉來著。
工藝難度比他想象的要高,即便有著全國最頂尖的一批工匠作為后盾,這個工作也絕不是輕易就能拿下的。
唯一的好消息是,周瑞現在每天給自己上強度,化身工作狂人,重復性的行為使得自律者詞條逐漸發揮作用,進步掌握的越來越快每天的“物理之觸”也沒有浪費,對各種材料,結構掌握的越發深刻。
想了想,周瑞毫無征兆的,開始在廠房里拉伸,引起了遠處“工友”的好奇,周瑞也無所謂,干一天了活動一下不是很正常
一整套高難度動作后,周瑞獲得了一點經驗提醒。
一秒收功,拉伸戛然而止,周瑞直接又坐了回去,遠處幾個“工友”還以為周瑞閃著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