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五月底。
艷陽高照,晴空萬里。
雙流機場,一輛白牌黑車停下,引起了幾個路人的注意,但轉瞬就不再關注。
周瑞伸了個懶腰,接過自己的行李箱。
“回去吧,別送了。”
小王和他不愛說話的上司直搖頭“我們看著您候機了再走。”
周瑞撇撇嘴,也沒辦法,這已經是爭取到的最寬松情況了。
今日的周瑞一身常服,身高腿長,黑色體恤、中褲,外搭一件寬松的白色襯衫做外套,又變回了那個瀟灑青年。
廠里的時候翻來覆去的就是那幾件工裝,衣服一換氣質立馬不一樣了。
辦理登機牌的地勤空姐瞄了周瑞好幾次。
但很快想到這里是“遍地飄零”蓉城,漸漸也就沒了興致。
做女人難,做蓉城的女人更難。
“您好,請問箱子里有危險品么”
周瑞早有準備似的,回答的很快“有一塊鋰電池。”
有點特殊東西,但他查過了,托運沒問題。
地勤空姐詢問道“是有什么電子產品么”
“算是吧”
“那稍等一下,看看行李安檢怎么說”
箱子被傳送帶推進了安檢機器。
果然,大概也就三分鐘后,地勤空姐對周瑞說道“先生,需要您從這邊過去右轉,有個開包室,去配合一下安檢。”
周瑞并不意外,點點頭道
“好的。”
小王他們也跟在后面,大有不看著周瑞登機不罷休的趨勢。
開包室里,周瑞的行李箱已經被放在了不銹鋼的平臺上,一個安檢員說道“您好,請打開您的行李箱。”
顯然他們已經從儀器里看到了影像,那人指著里面一個餅干盒大小的盒子,詢問道“這是什么”
“無人機。”
無人機
安檢員有些疑惑。
這個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這個詞。
周瑞想了想,換了個說法“你可以理解為航模旋翼的”
“能打開么”
周瑞打開了盒子。
里面靜靜地躺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四個螺旋槳被框架連接,中央是一個飯盒大小的方形,框架被周瑞設計成了可折疊的,收起來相當小巧。
工藝精湛,設計精妙,唯獨用料上很有工業風,并不像商品,一看就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這是周瑞后幾天閑暇時自己做的,用料看上去粗獷,但都是蓉飛“摸”來的航空級別材料。
美觀程度略等于0,但技術含量不低,周瑞現在的“工程學”水平可不是隨便說說。
安檢員帶著手套,一臉懵逼的拿起來反復觀察。
這玩意兒是航模
既不是飛機,也不是直升機
外觀過于“手工”,讓他本能的覺得不該帶上飛機。
周瑞解釋道“沒什么特殊的,唯一敏感的就是里面的鋰電池,不過我查過民航的規定,鋰電池托運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規定是規定,執行的是人,眼前這位安檢員,顯然不太摸得準。
見安檢員的臉色越來越不明朗,周瑞身后的小王上前一步,出示了證件,小聲說了幾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