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之際,無人廠車已經抵達了所謂823號區域,卻是在某處建筑的背面。
剛才因為捏著吊墜走神了,此時金朝一已經完全迷失了方向感,不知身在哪里。
又一架“工指無人機”飛來,發出聲音:“金朝一,請隨我來。”
金朝一跟著工指無人機,沿著建筑外墻上的鋼制樓梯往上爬,發出了“哐哐”的聲響。
從樓梯的老舊程度就能看出,這是之前美菌時代就有的東西,甚至扶手上還有隱約的血跡.不知道曾經發生了什么。
一連爬了六層樓,終于到了頂,這里居然是一處視野極佳的天臺,正對著港口卸貨區。
已經有了一個工作人員在此,聽到動靜回頭說道:“金朝一?”
金朝一趕緊立正:“你好前輩!我是!”
那人頭上似乎有傷口,搖搖頭道:“不要叫前輩,我們只是同事關系,這里是一個觀察點位,我剛才上樓的時候一腳踩空,受了點傷。”
金朝一:好家伙!所以扶手上是你的血么!!
從對方字正腔圓的口音可以聽出,這是位中國總公司派來的大佬,基地里絕對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所有正式員工都有事情要忙,嘉手基地人手還是不夠,我就讓小嘉同學調個實習工來,不要擔心,很簡單的內容我會在一旁指導你。”
金朝一一臉緊張的走上前,這里放了一些觀測設備,地上還有望遠鏡和幾面旗子。
“沒時間解釋了,運輸船就快到了.”
金朝一舉起望遠鏡。
數百米外,太一天工的智能轉運系統,向世人揭開了一角。
一輛火車,從港口的一側開了過來,火車頭本身看上去沒那么先進,最多是比較新,但背后的“托板”看上很是厲害,每個托板上都有著三對金屬構件,像是爪子,目前是打開的狀態。
一長串的,遠遠看如同被翻過來的蜈蚣,亦或者蛇的骨骼。
火車抵達了預定位置,貨輪也已經穩妥停靠,吊裝系統開始運行,三個抓盤沿著h型的導軌移動,從貨船上緩緩吊起一個個桶狀的巨大“貨物”。
看上去就像是卡車后面的油罐,只是要大的多。
這其實是“火箭部件”的特殊運輸裝置,里面是太一天工的最新型號“敬天二號”。
更粗、更長、載荷更多。
金朝一幫忙的工作,其實就是站在特殊的角度,利用肉眼和一些觀測儀器,確保這種大型物件轉運的過程中,角度、距離、速度都在一個合理范圍內。
大型物件運輸中,往往因為參考系失衡,視線遮蔽等原因,造成一些問題無法被立刻發現,因此需要各個方向,都有觀測點位,同時也需要對風速變化及時反應,有問題要搖旗子。
這個“觀測工作”嘉手基地的智能物流系統也在做,但人類的觀測并沒有徹底拋棄,兩個系統同時工作。
港口上類似的觀測點還很多,近的幾十米,遠的上百米,金朝一幫忙的地方就是一個遠點,也確實如那個正式員工所說,并不難。
“桶狀貨物”被吊機穩穩的放在了火車后方,那些金屬構件一個個閉合,確保貨物不會晃動。
三個抓盤同時工作,足足八個桶狀部件快速裝車,火車從另一方向繞了一下,然后朝著嘉手基地深處而去,數十架無人機伴飛,形成移動的網,時刻觀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