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與顧先生這一路上又交流了很多,基本上是民國時期的恐怖復蘇情況和現狀。
顧瀚文很欣賞這兩個年輕人,有招攬的想法,權當是給后輩們解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可聰明人總是能從談話中感覺到很多事,就如同顧瀚文從沈林一再追問中察覺到了沈林兩人的離開意愿,如果不是決定要離開,又何必要如此詳盡的問這么多問題?
“沒考慮過留下來嗎?我們這里也還不錯。”顧瀚文于高樓之上,坐在依舊醒不來的洪天明身旁,看著眼前的兩個年輕人,滿眼欣賞。
沈林與王察靈對視一眼,而后看向顧瀚文:“顧先生,我們有不得已的苦衷,最多一個時辰后,我們就必須得離開。”
顧瀚文聽了這話也只是笑笑,搖頭滿臉遺憾:“難得的緣分留不住,不過也沒關系,山高路遠,四海波平,兩位以后遇到什么麻煩,盡管可以來找我們。”
如果這是歷史,顧瀚文的承諾可值千金,可這一切不過是靈異記載中的虛幻,沈林明白這一切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單是想著如此人杰都已經覆滅,他就忍不住傷感。
“顧先生,太平道以后打算去哪里發展?”沈林問了一句,他沒發現,他問出這一句之后,王察靈不自覺的看向了他。
顧瀚文看向他,沒著急回答,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你覺得這個時代最終的走向應該去往何方?”
沈林皺了眉頭,這個問題太大,大到他不敢輕易回答,他只能問回去。
“顧先生,您指的是哪方面?”
“國家終究會安定,我從不懷疑這一點。那厲鬼呢?層出不窮的厲鬼最終或許會把這個世界吞沒。”顧瀚文看向他們,表達著一切,“厲鬼不死,可厲鬼又層出不窮,無窮無盡的厲鬼遲早會把人類社會壓垮,天然不對等的力量和恐怖讓人類面對這場猶如末日一樣的景象天然處于劣勢地位,那人類的未來又通往何方?”
這個命題同樣宏大,宏大到沈林之前都沒敢太深入去思考過。
“顧先生,不瞞您說,我曾想過,可我連想法都沒,更別提答案。”
恐怖復蘇對于人類而言是一場毋庸置疑的災難,可如何解決這場災難,人類要如何度過這場劫難,至今沒有說法。
以鬼制鬼終究只是權宜之計,而今無論是民國還是現代,馭鬼者的存在本身更像是為了對抗厲鬼在養蠱,養蠱養到最后最樂觀的狀態就是會誕生一只蠱王,
蠱王存在有兩種結果,一種是鎮壓其他蠱,蠱王還在控制范圍內,大家相安無事。
一種是蠱王失衡,大家一起玩完,
平衡的存在就是為了失衡,沒人敢保證孤注一擲的平衡會永遠存在,恐怖復蘇的徹底爆發只是早晚的問題,人類文明這艘巨輪遲早要決定一個未來的航行方向。
看顧瀚文的說法,民國時期的無數先賢很早就奔波在這條路上,并為此探索并獻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