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罐鹽”
剛才那隊海鹽結晶提煉了一小罐食鹽,此時正被陳矛抱在懷里。
“你拿去給大家分了吧。”
這些鹽經過數次過濾分析,然后蒸發提純,制成的鹽雖說沒有現代這么精細,鹽也非如雪那么白,依舊帶有少量雜質,但已經可以吃了。
不過姜苒能吃到更好的鹽自然用不著這些,選擇把這些食鹽分發下去。
伙計們沒想到除了有一天的工錢,還有額外收獲。
你們是不知道,跟著領主大人做事可賺了,我現在做夢都想在領主大人手下做事,為領主大人拋頭顱,灑熱血
大伙腦袋里陸續想起某些人說過的話,當時還認為會不會太夸張了。
現在想起來的確是有些夸張。
拋頭顱還是做不出來滴,但眾人此時多多少少被征服了些。
想到鹽的美味之處,大伙兒忙活半天的疲憊一散而盡,一開始個盡的拍馬屁。
什么人美心善、一塵不染、勵精圖治、妙手回春會用的和不會用的詞,只要是贊美的,就使勁往姜苒身上扣
其中,那個木楞的小伙子憋了半天,臉都紅了,想表達領主大人慷慨大方,于是直接來了一句,“領主大人童嫂舞雞”
好家伙,這下子,會用詞的和不會用詞的都沉默了。
也是也出了不少笑話。
回鎮后,這幾號選擇以后就在鹽場工作,負責制鹽。
而陳矛開始規劃鹽田,又找人定做了一批制鹽的工具,爭取在半個月內,讓鎮上的大部分百姓都吃上白花花的鹽
消息傳到宿嶺鎮的每個人的耳朵里,引起了很大波瀾,讓大伙瘋狂地稱姜苒為“締造鹽君”。
雖然這稱呼不咋的好聽,卻著實表達了領民們對姜苒的感激和尊崇。
而第二個直觀,就是系統上聲望值和忠誠值的變化了。
姜苒騎著神駿高傲的赤駒巡視領地,前往新民所瞧瞧民情。
新民所即為安置流民的地兒,因為在姜苒看來,這些人進了她宿嶺鎮,就是她的人,又怎得稱流民
此時,姜苒額前扣著一道赤色的護額,一身火紅便裝霸道醒目,一雙黛眉尾飛挑,她在浩浩蕩蕩的簇擁中前進,整個人干脆利落又帶點侵略性的不可直視。
在路上,姜苒便詢問吳云等人新民的情況。
得到一個還算不錯的消息。
五百多人中,已經有五十三人靠著自己的能力找到了工作,或自薦去船坊當了木工師傅,或進入了水泥坊、建造隊等單位進行工作。
還有魏佳佳在傭兵工會發布了委托,找幾個修士一去深山尋找各類菇子,著手繁殖蘑菇的事項,而李撐一家子打算開一家布店,賣皮革包包或者幫別人做衣服。
自己準備開店建坊的人有不少,預計還會帶來一定的工作崗位。
不過,有好事也有壞事。
“領主大人,這些天,這些人弄出了不少事。”
負責管理新民的吳云和負責治理秩序邱柏水齊齊皺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