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便有了陳落見書生南下的一幕。
也就有了這官道避雨亭,書生南下科舉的一幕。
陳落和書生相談,甚歡。
他也知道了書生的名字:寧臣字文遠。
雨停。
兩人告別。
如路上所別之人一樣,不求因,只求緣
一面之緣
僅此而已。
無需他想。
建武五年
陳落聽聞,京都放榜。
高中者取之三十六。
其中有一熟悉之人
南郭縣寧臣寧文遠,序二十。
陳落聽到微微一笑。
世間萬物當真是命中注定。
建武六年。
陳落于荒野之外,偶遇一破廟。
廟宇破敗。
卻有香火渺渺。
然。
此廟詭異。
所供奉的并非什么神像,而是一只泥塑貓形雕像。
大周民間禁止香火。
故而一些廟宇道觀皆在深山,連一些檀香什么的,也只能由百姓自行偷偷制作。
這點無可或非。
可
貓
陳落還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這貓,也能享受人間香火
這可真是頭一遭所聞了。
正值逢遇樵夫,于是知曉其中原由
此間有貓。
還非一只。
因正臨附近村莊,村中時常有鼠患,托這些野貓的福,鼠患得到了極大的抑制。
故而,這百姓便尋了一個破廟,弄了個泥塑雕像。
供奉起了這野貓。
并取了個貓娘娘的名字。
當然了。
樵夫也說了、。
“朝廷禁止供奉廟宇道觀,不行香火可這只是野貓,不算違了朝廷之令吧”
陳落沉默了下
看著這泥塑雕像。
聽著樵夫的話,陳落一瞬間竟尋不到反駁的理由。
好像,有那么幾分的道理
當夜。
陳落于廟中過夜。
他也見到了那一群野貓,有黑有白,有三花有六色。
它們遠遠的看著陳落。
不敢靠近。
陳落想了下,從儲物袋中拿出了一些魚干,招手示意了下。
許久。
一只渾身通白的野貓這才小心翼翼的靠近。
當看到并無危險后,另外的貓群這也才過來,不過少許,便和陳落有些親切了起來。
一夜有伴。
也算是不至于那么寂寞。
次日。
陳落輕裝繼續遠行。
一群野貓站在破廟前,吃著魚,偶爾抬頭,已看不到他的影子。
小紅已經不見了
在建武五年年初的時候。
大雪飄零。
小紅年邁,已無法再次跟隨陳落北行。
這是陳落的錯。
算算時間,四代小紅也有了二十五歲年齡。
二十五歲不長。
也不短、
可對于一只毛驢來說,卻是步入了老年。
于是陳落托了個鏢局,令其帶會京都,交給季家。
他給了季家兩把劍。
讓這季家給小紅養個老,不算過分才是。
后來,陳落也就沒有了繼續安排上五代小紅的打算。
深山遠林。
古道路長。
獨自一人反而方便了一些。
建武六年。
陳落不知何時北上了路出現了一點偏移,竟然來到了儋州這里。
剛入儋州邊境的時候,陳落心中若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