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書安看著跪在地上的太平公主。
眼中的失望是越來越大了。
“昔日下山,老夫受公主三個響頭,至此老夫于公主師徒情分盡斷。
然而
師徒情斷,二十年之恩尚存。
公主雖執意下山,老夫沒阻止,卻也想著若是有一日,能庇護公主一命,老夫自當走上一遭咸陽城。
二十年
動物尚且知情。
世人尊稱老夫一聲儒道圣人,可老夫也非絕情絕意。
可你千不該萬不該來算計老夫,算計玉山書院,更去算計不爭公公”
剛老夫受了你三個頭,并非是于老夫自己所受。
而是替不爭公公所受。
今日老夫已來公主還請莫要讓老夫親自動手了。”
在這話落地的剎那。
太平公主站了起來。
踉踉后退了好幾步。
臉上滿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師尊你你要殺我”
“老夫已非公主師尊。”
“為什么”
太平公主歇斯底里了起來“到底為什么”
寧書安不再解釋、
他以為她應該能明白的、
可如今她還是不明白
他想,或許自己真心并不適合當一個師尊吧。
然而卻是在這時候
太平公主的身軀被人攝去,眨眼被護在了眾人之中。
那是開元寺摒塵大師,紫霄閣的松崖道長以及玄天院的靜亭掌門。
寧書安沒動。
依舊站在那里。
抬頭。
看了眼三人。
最后看向了秦帝。
“陛下這是欲要阻止老夫”
“不敢”
秦帝搖頭“只是朕不明白。”
“陛下該明白的。”
寧書安道“從一開始陛下派人入玉山書院,結果其實早就注定了。
只是陛下看到的是陛下想要看到的結果,而另外一個陛下不想要看的結果,陛下卻是連去看也沒有。
很不巧的是,最后得到的,恰好是陛下最不想要看到的結果。”
秦帝嬴世想要太平公主牽制玉山書院,牽制儒道圣人,牽制不爭陳落。
更想要以太平公主入大秦,亂大周朝堂,毀其國運
可誰想
玉山書院和寧書安在她下山的時候,就斬斷了因果。
大周的反應倒是很大。
只是并非對大周朝廷的怒火,反而是對太平的怒火。
這火,最終更是燃燒到了大秦身上。
如星星之火燎原一樣,最終不可控制。
秦帝的拳頭緊握著,臉上帶著不甘“朕欲一統,這并無過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陛下欲天下一統沒錯,可陛下卻操之過急了昔日大周自天啟,便想過一統,然而大周前后用了六朝帝王,如今到了明宣帝,更是七朝帝王。
七朝帝王,尚且徐徐圖之,大秦贏氏皇朝至今不過兩世
以兩世之功,卻要貪圖七世底蘊,終于還是急了一些了。”
“這是不爭公公的話嗎”
寧書安點頭“師尊道,他與陛下有緣,昔日陛下于咸陽城中服侍于他數年,他感激不盡但也是如此,陛下更明白師尊的性格還望陛下,退幾步。”
“父皇。”
贏正喊著。
贏世抬起手。
終究還是緩緩的退了下去。
然而
還有人站在那里。
是大秦修真界的諸位修士。
“諸位也欲攔老夫”
孔錚站了出來。
“儒道圣人誤會,孔某只不過是恰逢經過咸陽,聽聞故人弟子將臨,便等了幾日,自無阻攔儒道圣人的道理。
只是想要麻煩如儒道圣人若是離去,還請替上清宮對不爭公公說上一聲上清宮敬待公公再臨,論道長生”
“老夫回去,自當告于家師。”
孔錚點頭。
退下。
而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