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縣數十里外有一山。
山為儒山。
儒山上有一廟,為寧廟。
這寧廟又有圣廟之說,為天下讀書人所向往之地,也是儒道的發源之地。
廟中有圣人三尊。
一為儒圣寧書安,二為文圣寧采臣,三為武圣寧奇志。
此三尊為天下讀書人之根本。
只是多年來,圣廟中卻是少有儒圣坐鎮,大多數時候僅有文武兩圣存在。
不過便是如此,天下修士也好,倒也是少有人敢到這里鬧事。
便是見得文武兩圣,也該稱一聲圣人。
然而今日
儒山上。
天地風云有變
烏壓壓的烏云壓在了儒山上,本高坐圣臺上的雕像,這一刻發出了金光。
寧采臣和寧奇志自雕像中走出。
抬頭,看著天上的一幕,臉上盡數是嚴肅。
“怎么回事”
文圣問道。
這種威壓他可從不曾感受過
這些年他儒道敬仰,又有才氣加持,雖是省圣人,可距離渡劫境界就一步之遙,然而便是這樣的境界僅感受這種氣息就有種心驚膽戰的敬畏。
“不知道,可恐怕今日儒山會一場危機了。”
寧奇志瞇著眼睛。
千年了。
他已有千年不曾動手過,看來今日是少不得他出手了。
就在這時候。
寧采臣和寧奇志回頭,不知什么時候,中間那一尊儒圣雕像在此今也有了變化。
卻是寧書安走了出來。
他跨越了萬里之地,以神通瞬息而至。
原是這雕像感受到了儒山之危,于是心有所感
只是一同過來的非只有他。
亦有一黑袍男子,一白貓,一只白色的狐貍,和一只黑色的小狗。
他們在瞬息化為了人形,站在了寧書安身后。
寧采臣和寧奇志愣了下,隨即連忙行禮。、
“見過諸位道友”
“見過文圣,武圣。”
幾人行禮
為白顏小白,陳玄淵小黑,貓娘娘,吳阿斗
說來也巧。
聽聞陳落在京都,小白和小黑自北域歸來,欲要前往京都見得陳落。
后入得云山,見了貓娘娘、
因許久不見,貓娘娘施展神通以神游相聚,不曾正好遇到了這事。
本為同門
自然沒有坐視不理的道理。
“看樣子,來敵似乎有些強了一些”
小黑抬起頭,目光幽幽。
和昔日的瞎子狀態比起來,現在的他修為卻是離譜的不行,早不知什么時候入了渡劫。
當然
在場眾人中,除文武雙圣外,他的修為似乎依舊還是最為弱小的就是了。
“儒山靠近玉山,玉山為先生所在,那滿山桃花中,可有先生院子若是毀了,可就不能饒恕了。”
小白冷冷說著“敢毀了先生一件東西,那少不得也要砍下他的頭顱玩一玩正好,在青丘多年,可很久沒吃過葷了”
“小白師姐可是有些霸氣了,不過阿斗倒是沒這種霸氣,只是覺得玉山中或許還能種上一棵樹
師尊可是最喜歡桃果的,來年若是開滿果子,那么師尊定然會高興一些的。”
貓娘娘尋了一個椅子坐著,依舊安靜的看書,唯有那風吹過書頁帶來的沙沙聲。
寧書安笑了笑,不曾說什么,只是卻也是有些滿意。
先生也好。
玉山也好。
儒山也好。
自家的這些師兄弟什么,縱然已各奔前程,可到了關鍵的時候,總還是不曾落下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