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提出的購買盆景的請求,最終被馬瑀打著哈哈糊弄過去了。
廳里的這幾盆可都是馬瑀的心頭好,收集了半輩子才湊夠的這么多。遇到重要場合,他都會拿出來顯擺,噢不,是彰顯品味。
極品的盆景傳個幾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可能被英吉利紅毛隨隨便便忽悠去。
歐文見對方都顧左右而言他了,便識趣地閉上了嘴,仿佛剛才他只是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要說他心里就此放棄了嗎?那當然是沒有,離開定海島之前,總要再試一試。
馬瑀雖然不肯把盆景賣給英吉利的紅毛,但對于歐文剛剛那一手隔空控物的“魔術”還是十分好奇的,又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句。
歐文微微一笑,就地取材,拿起桌上的杯子等物,玩起了幾個簡單又玄妙的科學小實驗。
夏青黛若有所思地看著歐文,這一次歐文玩的是真的科學,而不是玄學。
“他好像是在給大清官員的心中埋科學的種子……為什么?”夏青黛疑惑地抬眸看著歐文,只是對方平靜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什么情緒。
夏青黛是懂,但在馬瑀和張玉田等沒有接觸過科學思維的大清朝土著來說,這就是玄學。
即便最后歐文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英吉利正在發生的事——科學改變世界。馬瑀和張玉田仍然是半信半疑地看著歐文,但到底沒有再說什么。
等到宴席結束,馬瑀和張玉田竟一前一后做賊一樣對著歐文坐過的位置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詞,也不知道在說些什么。
斯當東對于歐文的行為是頗有微詞的,他聽不懂歐文說的話,對于科學知識亦是一知半解。今日過來的總鎮府的人,就只有歐文一個人最懂科學。但他就是憑直覺認為歐文這樣子做不對,肯定不對。
還好邊上充當翻譯的傳教士不專業,中翻英常常是南轅北轍的意思,要不然斯當東可能會以為歐文想叛國。
從總鎮府出來,一群人又浩浩蕩蕩地往城區去,邊走邊參觀。
定海七月的天,非常炎熱,而且島上還在鬧旱災。
這個夏天降雨量不足,護城河與水庫里的水都快見底了。別看海島的周圍都是水,但那都是海水,無法飲用,淡水資源其實很緊缺。以水稻為生的定海農民,活得十分艱難。
說實話小冰河期的大清,之所以能養活五億的老百姓,除了農耕技術的提升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還要歸功于明末傳入境內,現已經全國普及種植的高產量玉米、土豆和紅薯吧。
不過蕭條的景象,當地的官員不可能讓英吉利的來使知悉。
連他們去定海城參觀的路徑,都是經過官方提前挑選后安排的,因此一路都顯得很繁華。
但目光敏銳的夏青黛和歐文,卻仍然從所見中得出了破敗的結論。
高30英尺的城墻或許有些巍峨,但走近了看,便可以發覺無論是上面的石頭碉樓,還是胸墻上的槍口,雉堞上的箭眼,都顯露出大清朝的火力不足。
工業革命開始了,時代已經漸漸變成熱武器的時代,城墻在大炮面前是不堪一擊的。
歐文甚至可以斷定,城門口這幾個破舊的熟鐵炮,根本擋不住他們坐的戰艦上的火力。別說炮的科技含量了,就是數量都不是一個等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