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杯,這份賽事標準奧默曾于好奇的新條提過,但看眼下對方那副不明覺厲的神態,他便知道自己當初白說了。
夢之杯,一如其名般夢幻,是能讓所有適性、所有距離都能在賽事中一展風采的傳奇賽事。
其特征有二,其一為賽馬娘報名無門檻。
換言之跨屆同臺競技,連退役的馬娘都能出現,你有機會挑戰過去的傳奇,也能成為新的傳奇。
而特征之二,即為賽場超規格。
那畢竟是為了讓所有適性、所有距離都能得到發揮的的舞臺,并非經典三冠那樣的最強之爭,也不是三歷華冠那般的最快之爭,那是在爭奪一份純粹的無敵。
短距離13000
中距離20000
長距離27000
不再限制馬娘自三女神源能樹之外的源能與科技中獲得的,宛若被動技能一般的常態強大體質,也不再徹底限制馬娘在三女神源能樹以外習得的源能技藝。
而是放寬一部分,像是只進行次數限制、時長限制,以及場地損壞比例超過哪個量便取消資格的規定,來約束某些實在過分的手段與源能。
真正的快,與真正的強,由此展現。
它不在ura協會所設立的賽事等級標準中的任意一級,就像一個關于賽跑的迷蒙泡影,為期三年,一年對應一種距離,向所有人展現賽馬娘這一群體在不同時代所理應展現的極限。
真正的冠軍,夢之杯正是有著這樣的名號,但又因其賽事牽扯過大,規則太過夸張,而不被ura協會主動提出。
每每發起,皆是出于神諭。
通常而言,絕大部分馬娘們的賽事黃金時期,都是從出道戰開始的最初三年。
所以哪怕她們能夠保持很長的賽事生涯,卻也大部分都選擇在出道三年后退役。
身體雖然仍舊強健,但那屬于青春期年輕人的氣性,卻已在高強度的競賽歷練,數之不盡的故事中變得彌實內斂。
不再那般深切地渴望著奔跑,渴望著對決。
并非麻木,并非妥協,而是回顧過去,感受到一種無須再來的圓滿與釋然。
但并非如此幸福的馬娘,也是有的。
渴望不曾平息,熱切不曾熄滅,夢想亦未達成的她們,會在更加成熟的時期仍在賽場,試圖擊敗比自己更加年輕,更具活力的對手
夢之杯便是比那些允許生涯三年及以上的賽事更加完美地,符合她們渴望的夢幻之物。
在那些年輕人面前,她們的年歲不再只是精神上的拖累。
她們的閱歷,她們在賽場之外的所擅所學,也都能化作勝過黃金三年的積累。
年輕人想著擊敗前輩,前輩們也想擊敗年輕人以成就自己那執著不休的夢想,不負自己與同行者們的期待。
如此的夢之杯,自然應有這樣夸張的規格,而每每有夢之杯降臨的夢之年,尋常的比賽也都將暗然失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