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邀請賽車一樣,都是順手為之,被拒絕也無所謂。
反倒是接受了的話
“你確定不考慮考慮摩托么摩托車賽的賽車我也是有點聯系門路的。”
一通電話,叫家里的從侍們將車庫里的賽車都開到賽車場地前的模擬賽道前,丸善斯基再三考慮,還是希望對方認真一些。
她都擺出這幅陣勢了,如果真是一點對抗性都沒有,那還是挺無聊的。
就像之前那五位姑娘們和自己跑步時也都是鉚足了勁,一個個都沒被自己拉開太遠,看起來也都是很有能力的后輩們。
令她不免升起幾分興許時代確實是變了吧的感慨來
雖說沒有用上自己在三女神體系外的力量,連領域zone也沒開,但也有自信拉開那仍在她的記憶、她的幻想中的對手們,足夠遙遠的距離。
但這批后輩卻在那些記憶之前。
哪怕是那在初賽表現不佳的愛麗速子,也超越那虛影三個馬身。
便也不禁想起那同樣是在聊天室里見那幾位老朋友們,談論著業界變化的話題。
那還是她自己高強度參與的話題。
擁護著馬娘們會越來越快觀點的她,在那時便有了最清晰的感觸。
賽馬如此,賽車亦是如此。
建立于足夠穩定性下,更高的碼數,更高的功率,都在令賽車技術要求不斷攀升的同時,考慮對賽道的相應改造也是賽車界一直都在進行的革新。
遠比賽馬界更加頻繁,卻也更加平穩。
畢竟一般主辦方都很難像ura協會那樣招黑。
丸善斯基對此自然也沒什么意見,倒不如說樂見如此。
當代賽車的性能以及操作難度,對她這樣的賽馬娘而言,也遠遠沒到會感到吃力的極限。
反倒能讓她更進一步地,感受那份即便脫離了草場,也仍然得以體會的風馳電掣。
追求速度的賽場,都會是馬娘熟悉的領域。
在這樣的領域中,便也總是希望彼此都能認真。
而不是湊合著開開跑跑。
然后她便看到,那走向一輛輛跑車,左看看右瞧瞧,還蹲下身觀察輪胎、底盤,一副煞有介事的奧默,回頭對她招呼道
“不用,這些車也都是一個規格的不是么只是不夠傳統。”
他說著,又湊近那洞開的車窗,打量著內部的儀表。
“林頓訓練員是對車很有研究的類型么”
丸善斯基有些意外。
時代變了,男人喜歡槍車球的刻板印象也難以保障,她就很少在圈外見到懂得跑車配置的人。
“談不上,只在必要的基礎階段。”
“必要的基礎階段”這種說法讓這位見多識廣的馬娘都有些困惑。
然后就見對方緩緩起身,探手入懷,從西裝內側摸出個證件。
“否則每過六年的駕照復考,不給我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