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畢澤的游戲ti。
不同于奧默,畢澤的游戲選擇傾向于老式的鍵鼠電腦游戲,而非主流向的深度潛入。
因為在一個月前的他,都還是個純普通人。
沒有接觸源能修行,也沒有進行義體植入之流的改造。
這樣通常難以體驗深度潛入類游戲的全部樂趣。
在無比追求臨場感的潛入系游戲中,你常常無法適應過快的速度,更無法適應諸如閃現之類技能帶來的空間紊亂感。
適應性不夠強大,對戰斗存在一定抵觸,乃至對怪物太過恐懼這些都會讓你淪為別人的游戲體驗。
然后對這類游戲失去游玩的熱情。
誠然,深度潛入類的游戲種類向來豐富,休閑益智類亦有不少。
像是校園戀愛與種田養成系什么的,也都有對應的玩家群體。
更別提近年來的游戲為了擴大玩家群體,一直都在力圖更低的游玩門檻,內置專門的輔助功能。
像是gbn,就有特別研發的輔助系統,模擬seed、感應、阿賴耶識等效果的強化。
這類輔助設計為了更好地爭搶玩家市場,都會保證強化足夠順滑,讓你能夠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那些特別的能力。
甚至能夠一定程度的開發腦域。
是符合聯邦孩子體質的益生游戲jg
但對畢澤而言,哪怕是只是練習適應的階段,也都凈是痛苦的回憶。
不僅無法適應那在游戲中提升的速度與力量,退出游戲后又無法接受變化的落差,在幾次嘗試后便敬而遠之。
直至某天和奧默提及這個話題,被后者指出他的入坑方式不對,并予以了正確的游玩作品順序建議后,畢澤才總算重新提起了對深度潛入游戲的興趣。
其實他但凡思維更靈活一些,主動去某些穿越者群體論壇中尋求結果也都能得到類似的教程。
畢竟穿越者群體在聯邦終歸是個小眾群體。
小眾群體就是這樣,具備團結分裂二象性。
要么越小眾越團結,具備相當的集體榮譽感。
要么越小眾越分裂,互相對抗,互相攻訐,一如那句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而當群體小眾,但又不是特別小眾時,這兩種現象是能夠同時存在的。
如今的畢澤也能找到非常團結,非常友好,回復全是樓主好人、我的超人、兄貴最新力作之流的穿越者資源論壇了。
但微妙的是,這門路還是一個本地人給的。
還是奧默。
這位雖是原住民,卻一直都對穿越者群體很感興趣的好兄弟,在對穿越者的某些研究屬于是令他都感到發毛的程度。
雖然知道他在遇到自己之前,就替教導主任分擔過一些對穿越者學生的常識科普知識整理的工作,為此特意琢磨過穿越者眼中的常識和非常識。
但連打上穿越者標簽的網站、論壇、軟件乃至a都能分門別類的介紹,在談及某些只能由穿越者注冊的論壇時,也能說出幾分內部判斷的標準。
這顯然是已經嘗試失敗后的經驗,多少顯出幾分異樣的執著。
但也僅此而已。
只在特定領域的神經比較敏感,除此之外神經都蠻大條的畢澤先生,毫不在乎好兄弟的這點異常表現,正如好兄弟也不在乎他那些對旁人來說過于怪異、過于困擾的奇言怪語。
倒不如說正因為奧默對穿越者的圈子了解到了這種程度,才會讓畢澤感到些許親切。
在充斥原住民的校園里,能有個能接梗的家伙,哪怕十個里只能接上七個,也已是難能可貴。
大大緩解了他在這個陌生世界中的割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