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是楊連華愿意的話,以楊連華的能力,是完全有機會到更好的高校任職的。
但因為楊連華對盛州大學的感情非常的深,再加上當時盛州大學以最大的誠意邀請楊連華留校,給楊連華提出很多優異的條件,楊連華這才留在了盛州大學。
這些年來,楊連華為盛州大學數學系貢獻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放眼整個盛州大學的理學院,楊連華也是最重要的幾個人物之一。
即便如此,楊連華剛上大一的時候,也只是學習的速度比別人快一些而已,并沒有過自學多門課程的經歷,就更別說搞什么學術研究了。
相比之下,現在寧晨所表現出來的成績,明顯已經是高出一個層次的了。
接下來的時間里,楊連華和何晟一起給寧晨講解了一番,如何將一個研究成果寫成一篇完整的論文。
寧晨雖然對于論文寫作的方法了解并不多,但寧晨的態度非常的認真,恨不得把楊連華和何晟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
寧晨認真的態度,加上極強的學習能力,僅僅是一晚上的時間,寧晨還真的學會了不少的論文寫作技巧。
“老師,能不能再借給我一些論文作為參考”
“當然可以,這里有一些偏微分方程相關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先拿回去看看。寧晨,你的年紀還小,之前也從來沒有接觸過論文,在這上面不必太過著急,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隨時詢問我們。”
“好的,謝謝楊老師,何老師”
抱著幾本學術期刊從何晟的實驗室出來,寧晨的心情十分的不錯。
這一晚上通過與楊連華和何晟的交流,讓寧晨收獲頗豐。
不僅對于論文寫作的知識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寧晨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為清晰的規劃。
“楊老師和何老師并沒有和我說轉專業的事情,看來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并不會對我進行任何的強求。”
之前寧晨還有些擔心,只有自己真正成為了數學專業的學生,他們才會幫助自己撰寫和發表論文。
現在看來,寧晨的擔心是有些多余的了。
而第一次接觸楊連華這個級別的老師,寧晨對于楊連華的印象并不像之前預想的那樣。
寧晨原本以為,這種高級別的大學教授會非常的難以接近,可當寧很與楊連華接觸下來,卻發現楊連華其實還是比想象中要平易近人的。
之后的日子里,寧晨繼續保持著高強度的學習狀態,同時準備著論文的撰寫工作。
除了數學知識和數學相關論文的學習之外,寧晨也將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英語的學習上面。
寧晨知道,包括國內的很多學術期刊在內,投遞論文都是需要用英文去撰寫的,因此扎實的英語基礎是十分必要的。
英語的學習相比于理科來說沒有那么的有趣,好在以寧晨現在的能力,可以非常快速的記憶各種單詞、短語、句型等等,這讓很快便具備了用英文撰寫論文的能力。
準備好這一切之后,寧晨正式開始了論文的撰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