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晨需要兼顧秋成同猜想的研究,以及有關硅基負極鋰電池實驗的研究工作,這讓寧晨每天都要花費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在上面,剩余的時間也只夠吃飯和睡覺的。
好在硅基負極鋰電池實驗那邊有徐洲在,寧晨不必再像上次那樣,凡事都要親力親為了。
而且這個橫向課題也是徐洲簽下來的,寧晨還是要把研究工作的重心更傾向于秋成同猜想這邊。
這一天,米國數學會雜志正式發布了新一期的期刊,而寧晨的一種一類四階完全非線性橢圓方程的轉換方法這篇論文,也隨著正式登刊。
一開始,這個消息并沒有引起學校的注意,因為這篇論文并不是通過盛州大學的單位進行投遞的,而是以寧晨個人的方式進行投遞的。
但畢竟米國數學會雜志在數學領域的影響力非常之高,不久之后,這個消息還是傳到了盛州大學數學學院的老師們耳中。
“楊老師,寧晨在米國數學會雜志上發表論文了”
得知了這個消息,何晟馬上找到了楊連華,向楊連華報告了這個消息。
“米國數學會雜志什么時候的事情”
楊連華也是非常的驚訝,因為米國數學會雜志可是國際數學界四大頂刊之一。
即使是楊連華本人,也從未在四大頂刊上發表過哪怕一篇論文。
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華國每年在數學四大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比發表在nature上的論文數量還要少出很多。
“就是最新的一期期刊,是以寧晨個人名義發表的論文。我估計著,這應該是之前寧晨去水木大學參加科研訓練營時,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所以才沒有以學校的單位投遞。”
楊連華并沒有因為這篇論文沒有掛上盛州大學的單位而遺憾,而是翻開了期刊,找到了寧晨為第一作者的那篇論文。
經過一番初步的,楊連華大概知曉了這篇論文中的主要研究內容。
“原來如此,這是有關秋成同猜想的研究啊雖然只進行了一部分,不過學術價值依然很高,怪不得能夠登刊在米國數學會雜志上。”
興奮之中,楊連華想要趕緊給寧晨打個電話,祝賀寧晨論文成功登刊的事情。
不過楊連華想了想,還是沒有將電話撥打過去。
楊連華知道,寧晨現在每天的時間一定很忙,自己并不好因為這些小事,而貿然的打擾到寧晨。
最終楊連華只是通過郵箱的方式,向寧晨表示著自己的祝賀之情。
正如楊連華所預料的,此時的寧晨,正在自己的房子的書房里,進行著有關秋成同猜想第二階段的研究。
在這個階段,寧晨需要解決的核心工作,是證明環對稱kaher流形上穩定性猜想。
經過多日的研究后,寧晨在這個課題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關鍵性的進展。
除了通過模擬得到的一些關鍵信息之外,不斷學習后的小智也給寧晨了不少的幫助。
每一次寧晨想要搜尋相關的論文,小智都可以第一時間幫助寧晨完成搜索和下載,甚至還能夠幫助寧晨提取出一些論文中的主要內容,讓寧晨可以更高效的對論文進行。
“呼今天就先到這里好了。”
時間已經臨近晚上十二點,寧晨也感覺到大腦的狀態開始下降,便果斷的決定結束一天的研究工作。
畢竟科研是漫長的過程,不能竭澤而漁,而是要持久的保持良好的狀態。
臨睡前,寧晨習慣性的打開郵箱,看見郵箱里面躺著兩封未讀郵件。
第一篇是楊連華發來的,寧晨打開郵件,發現是楊連華因為自己在米國數學會雜志上發表論文的事情,而向自己表示著祝賀。
寧晨也馬上回復郵件,向楊連華表示著感謝。
而第二篇郵件,則是來自于秋成同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