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初步的測試之后,程忠和田世浩一起找到寧晨,與寧晨交流著檢測得到的情況。
“從現在測試出來的結果來看,我們加工合成出來的鋼鐵材料還算是比較合格。很多之前我們覺得不容易解決的工藝問題,現在很多還是取得了突破的。”
寧晨對于程忠的話也沒有否認,說心里話,這些具體的工藝流程的確非常的棘手,如果不是有這些經驗豐富的鋼鐵材料專家在場,寧晨根本就沒法將實驗進行下去。
“寧晨,對于現在的測試結果,你有什么看法”
聽到程忠的問題,寧晨短暫的思考了一下后,認真的回答道
“程院士,就像您剛才說的這樣,我們在前一個階段的研究過程中,解決了很多非常棘手的問題。這些解決方案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了解到了很多鋼鐵冶煉和加工過程中的細節”
頓了頓,寧晨繼續說道
“當然,如果僅僅從測量的結果進行評判,我們加工出來的物質結構,跟設計出來的物質結構肯定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不過畢竟這只是第一個階段的實驗,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在寧晨這兩年做實驗的過程中,也經歷過非常多次的失敗,這些情況在科研項目的研究過程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了。
“寧晨,你覺得這些物質結構的偏差,會對材料的性能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程忠問道。
“這些影響還是比較全方位的。鈍化處理、熱處理、以及鉻元素添加比例和方式這些問題,會影響到鋼鐵材料的耐腐蝕性能。微觀結構上的問題,會影響到物質的最大耐疲勞度。細晶粒與極細金屬碳化物分布問題,則是會影響到物質耐磨性能和韌性”
寧晨僅僅從初步的檢測結果中,就推斷出了很多的結論,這讓程忠和田世浩都感到有些詫異。
意識到自己的說法有些絕對,寧晨連忙補充道
“這些都只是我的推斷罷了,最終的結果,還是得通過進一步的檢測才能夠得到。”
“嗯,后續更詳細的檢測,肯定是要繼續進行的。不過我覺得,寧晨你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最終的檢測結果,也基本應該與你剛剛的推斷對應。”
正如程忠所說的,在項目組對他們加工出來的鋼鐵材料,進行更詳細全面的測試之后,寧晨之前的這些推斷一一應驗了。
這讓程忠和田世浩覺得,寧晨就仿佛擁有預測未來的超能力一般,讓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
但他們也知道,除了因為寧晨強大的天賦之外,扎實的各科基礎知識,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與寧晨接觸的這些天來看,他們就能夠感受到,寧晨是一個對科研和學習,態度多么認真刻苦的人。
寧晨并沒有滿足于自己猜測的正確,其實在進行后面的測試工作時,寧晨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了。
畢竟找到問題的所在只是第一步,如果無法想出好的解決方案,整個研究依然將陷入到僵持之中。
結束了所有的檢測工作之后,程忠再次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對之前的測試工作進行著總結,并討論如何去解決現在出現的一些問題。
“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經過一個階段的實驗之后,我們制備出來的鋼鐵材料產物,還是很好的還原了我們之前的設計方案。不過僅僅憑借這種材料現有的屬性,還無法馬上進入到應用階段”
其實對于這些問題,大家之前在參與各項測試工作的時候,對情況都已經有了了解,只是他們或者只對部分問題找到了一些可能解決的方案,或者并沒有找到任何理想的方案。
總結出所有的問題之后,程忠、田世浩等人,紛紛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并與所有人進行著討論。
在這期間,寧晨并沒有急著發表自己的想法,而是靜靜的聽著大家的方案,分析著這些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
大家討論了一會兒之后,已經商議好了一些解決方案的計劃。
但程忠卻發現,寧晨并沒有提出任何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