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晨覺得,以自己大學老師的身份,擔任這種競賽的評審還是會更好一些的。
否則的話,如果寧晨還沒有畢業,可能這些參賽學生都找不到對自己的合適稱呼。
寧晨肯定是要答應秋成同的邀請的,這些年秋成同對于自己的幫助非常大,而且寧晨也想多接觸一些年輕的數學專業學生,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不是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夠徹底改變的,而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寧晨也希望華國能夠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人才,從根源上提升國家的學術實力、科研實力、乃至于科技實力。
寧晨繼續查看著秋成同郵件中后面的內容,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新的消息。
“陶轍軒要來見我”
得知了這個消息后,寧晨也是感到有些激動和惶恐。
陶轍軒與秋成同都是當代華人數學家中,最出色的幾人之一。
相比于秋成同,陶轍軒年輕時候的事跡更加的驚人,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數學神童。
早在13歲的時候,陶轍軒就拿到了io的金牌,16歲的時候便本科畢業,17歲碩士畢業,21歲博士畢業,24歲便成為了大學教授。
這樣輝煌的成績,無疑對同齡人造成了降維打擊。
而在31歲的時候,陶轍軒也成功的獲得了菲爾茲獎,成為了繼秋成同之后,第二個拿到這個獎項的華人。
“據我所知,在這之前,陶轍軒也只來過華國內地一次吧。”
陶轍軒從小并不在華國長大,也并不會說普通話,只是會說粵語。
雖然在郵件中,秋成同說陶轍軒這次要來華國的幾個地方,和寧晨同樣擔任秋賽的面試官,并做一些數學報告的工作。
但寧晨隱約中覺得,或許來找自己,才是陶轍軒這次來華國最主要的目的。
不管怎么樣,寧晨肯定是要跟陶轍軒見一面的,能跟陶轍軒這樣級別的數學家當面交流,得到的收獲一定不會比跟秋成同交流要少。
讀完了這封郵件之后,寧晨敲擊著鍵盤,輸入著回信的內容。
在郵件中,寧晨先是表達了對秋成同的感謝,同時表示自己會繼續進行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索內容。
緊接著,寧晨接受了秋成同的邀請,愿意作為下屆秋成同大學生數學競賽的面試評審,并希望為華國數學界未來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最后,寧晨也表達了自己歡迎陶轍軒到訪的心情。
打完了這些字,寧晨從頭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錯別字之后,才點擊了發送的按鈕。
接下來的日子里,寧晨繼續進行著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索,同時對于鐵基超導體的研究,寧晨也重新撿了起來。
在這期間,寧晨抽空完成了博士階段剩余學科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是學校特地為寧晨一個人單獨設置的,目的就是讓寧晨能夠盡快的修完博士階段的學分,然后好進行博士答辯,拿到博士學位。
以寧晨現在公開發表的論文,隨便拿出來一篇,就足夠應付博士答辯了。
盛州大學自然是希望寧晨能夠早一些畢業的,雖然之前雙方已經簽訂了就業合同,但學校也擔心夜長夢多,畢竟這種合同還是可以毀約的。
寧晨非常順利的通過了這些考試,開始準備起博士答辯的內容。
“這一次,就選擇后來在nature主刊上發表的那三篇有關鐵基超導體的論文好了。”
既然在本科答辯的時候,寧晨都拿出了nature主刊的論文,博士答辯肯定是不能比本科答辯差了。
寧晨按照博士論文的格式,重新整理著之前自己做出來的成果,撰寫著自己的博士論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