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詩詞的字寫得非常漂亮,而且都是寧晨之前并沒有讀過的詩詞。
寧晨很快想到,這很可能是秋成同自己書寫的,而且是秋成同自己創作的詩詞。
如果寧晨沒有猜錯的話,秋成同完成這些作品的書寫,應該是用到了之前自己送給秋成同的文房四寶了。
想到這,寧晨問道
“秋教授,這是您自己創作的詩詞吧”
秋成同見狀也笑著說道
“沒錯,是我的一些拙作,都是隨便寫的,談不上什么文學價值。”
詩詞創作只是秋成同的愛好,不過寧晨也能夠從中看得出,秋成同的確是有一些詩詞創作的才華在里面的。
“方程數字,都說平生意。物象星河留人醉,黑洞思量無寐能把數學和物理這么好的結合到詩詞創作中,秋教授的詩詞風格真的是自成一派啊。”
“好了,就不要吹噓我了。寧晨,我現在告訴你一個秘密。”
聽到秋成同突然要告訴自己一個秘密,寧晨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秋教授是什么秘密”
“之前你投遞在米國數學會雜志的那篇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論文,我是審稿人之一。”
寧晨聞言也是非常的意想不到,這與學術期刊正常的審稿標準是相悖的。
“秋教授,您是這篇論文的審稿人我們之間的關系您應該不適合作為這篇論文的審稿人吧”
寧晨覺得,米國數學會雜志應該是知曉自己和秋成同的關系,至少應該知道兩人之間是互相認識的。
這樣的情況,正常來講秋成同肯定是不會被選為這篇論文的審稿人的,因為萬一秋成同之前就知道寧晨投了這篇論文,那在審稿的過程中,就存在著偏袒的可能性。
“是的,我之前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我在審稿的過程中,從一些細節中判斷出這篇論文很可能是你寫的。我也特意跟米國數學會雜志說了這件事情,不過他們還是堅持讓我繼續對這篇論文進行審稿。”
“是嘛這還是一件挺不可思議的事情的。”寧晨說道。
“后來我又想了一下,總算想通了其中的原因。我覺得是因為這篇論文的審稿難度太大,他們米國數學會雜志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審稿人了。不夸張的說,我覺得這個世界上,能夠完全看懂這篇論文的人,可能并不會超過兩位數。”
聽到秋成同說的這個數字,寧晨也感到都有些無法相信。
不過寧晨細想了想,覺得秋成同并不是在夸大其詞。
在之前寧晨和陶轍軒聊天的時候,陶轍軒自己也表示,讀懂這篇論文耗費了陶轍軒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
連菲爾茲獎得主都覺得讀懂這篇論文非常的吃力,就更不要說其他的人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讓他們甘愿冒著審稿人和論文作者互相熟悉的風險,去安排論文的審稿工作了。
到了總決賽面試開始的時間,寧晨來到了面試考場。
寧晨和陶轍軒分別坐在秋成同的兩旁,這樣的面試評審陣容,可以說是非常的豪華了。
幾人先是大致商量了一下今天面試的一些細則和標準,很快面試便開始了。
一開始的時候,寧晨對于面試評審的身份還感到有些不習慣,因為很多學生跟自己的年齡都差不多,但寧晨卻已經坐在了評審的座位上。
不過隨著面試的進行,寧晨也逐漸找到了狀態,自如的對學生們進行提問。
相比于秋成同的嚴肅,寧晨對于學生們的態度還是比較親和的,在學生面試緊張的時候,還會給學生一些鼓勵。
當然,這并不代表寧晨對學生們的要求不夠嚴格,相反寧晨提問的問題都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問題,沒有足夠的水平是很難準確的進行作答的。
在給學生進行評分的時候,大家互相之間也會進行一些交流。
陶轍軒在與秋成同交流的時候,不僅僅是使用英語,有時候也會使用粵語。
寧晨對于粵語的了解程度還不及英語,在陶轍軒與秋成同通過粵語交流的時候,寧晨甚至會很難準確的理解兩個人到底在說些什么。